关键词
朱淑真作品的女性特色
作者: 张方星懿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人性觉醒   古代女性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发展   作品   女性特色   朱淑真  
描述: 宋朝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由于魏晋时期人性觉醒的遗风和唐朝较为开放的文化风俗,加之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兴盛,宋代女性获得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她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审美主体,造就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辉煌。在这些具有独特审美意识的女性中,李清照、朱淑真无疑是其中的翘楚。综合来看,李清照的作品可以用“大家闺秀”一词来比喻,而朱淑真之作则恰适合用“小家碧玉”来作比,世人往往对李清照的了解远多于朱淑真,殊不知正是这种“小家碧玉”的浅吟低
明代女性研究的新视角——评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
作者: 阚玮玥   来源: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明代女性贞节观念的强化一直是明代妇女研究关注的重点,而由贞节观念所引发的对明代女性的婚姻、家庭、法律地位等阐述也难脱传统的“压迫一解放”二元对立的性别研究模式~①。《明史·列女传》作为正史与女性传记的结合体,往往被学者直接用来解释明代女性被官方意识形态和贞节观念束缚与压迫的事实,而其作为中国史学的一部分的性质
国民革命时期的宋庆龄与妇女运动
作者: 叶维维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宋庆龄   国民革命  
描述: 宋庆龄在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参与者、推动者,更是国共两党开展妇女运动的融合者。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独立参政,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卓越的政治能力,为妇女运动的推进作出了贡献。正是因为有宋庆龄这样的杰出女性,才使得近代以来中国的女权运动主要由男性精英指导与推动的局限得以突破。她以女性领袖的身份激励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实现妇女参政议政,将中国的妇女运动与国民革命的潮流融合,打破了原来孤立而有限的争取男女平等的运动。
传播学视角下的《女子月刊》研究
作者: 蔡文静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办刊策略   女性编码   《女子月刊》  
描述: 女性期刊是期刊的重要门类之一,民国时期女性期刊兴起,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同时也是思想最活跃最解放的时代,女性期刊在此时达到了繁盛期。上海作为租界,女性受到西方理性精神和妇女运动的启发,知识女性开始意识到自身的独立地位,进行了一系列争取妇女权益的运动,并积极利用大众媒介来争取舆论支持。姚名达与黄心勉夫妇有感于国难深重、民众浑噩、女性卑微的社会现实,决心靠自身的努力,利用报刊启发女性的智慧,于1933年创办了《女子月刊》。在众多的女性期刊中,《女子月刊》不仅仅是民营夫妻办报的典范,也在中
论特瑞·麦克米兰小说《妈妈》中的母女关系主题
作者: 张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妈妈》   母女关系   共同成长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优秀的黑人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深刻的创作思想以及精湛的写作技巧丰富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特瑞·麦克米兰是20世纪80年代末登上文坛的美国新锐黑人女性作家。其作品契合时代背景,旨在描绘当代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与困惑。本文以特瑞·麦克米兰的小说《妈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米尔德里德与其长女弗丽达的母女关系,揭示当代美国黑人母女关系的特点,母女关系对女性的影响并探究作者建构和谐母女关系的原因。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引言部
当代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文学的女性话语透视———以小说为中心
作者: 徐梅   张海燕   来源: 喀什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维吾尔族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以来,维吾尔族文学得到飞速发展,女性文学也随着发展起来。女性话语从声音微弱到日益丰富,是当代维吾尔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在维吾尔女性文学中,尤其是在小说中,女性话语突出表现在女性自我存在空间的建构、对固有社会身份的僭越、在当代社会重构女性生存意义并实现自我生命价值这些层面上。维吾尔女性作家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话语,建立起维吾尔女性的话语系统,建构了女性文学丰富的精神内蕴。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对女性文化的影响
作者: 於晓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政治运动来结束性别歧视、剥削、压迫以及不平等的性别思想和观念。美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对女性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量女性文学作品的出现深刻地批判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问题,支持了女性团结起来反抗男权社会的运动。本文根据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发展阶段,着重探讨了每一阶段美国的女性文化,即美国女性文化的觉醒阶段、美国女性文化的探求阶段和美国女性文化的解放阶段等。
女性参与: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近代平面设计探析
作者: 泮丽娜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   形象   消费者   平面设计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本文以近代女性生活文化为背景,以近代平面设计中的女性参与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与设计研究视角出发,将稀少的女性设计师、活跃的女性消费者、频繁出现的客体(女性形象)置于近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脉络中,以女性思想解放、女性消费者需求为主线,通过理论研究、作品分析,论述近代“女性参与”对于平面设计的导向和对设计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挖掘出一些新的独特的或者被遮掩的东西,对近代平面设计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推进。第一章分析近代中国女性参与平面设计的背景与契机。1843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
现代女性的困境与抉择——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金色笔记》
作者: 崔灿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困境   抉择   《金色笔记》   女性主义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2013)被称为继弗吉尼亚·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英国女性作家。《金色笔记》是莱辛的代表作,自出版以来就因其独特的文本结构和主题成为评论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其真实、细腻地描写了女性意识和自由女性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生存困境。本文主要探讨了《金色笔记》中现代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女性面对困境的处理方式及现代自由女性的自由选择。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金色笔记》,分析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边缘化生存,“他者”地位,以及男女之间基于互相承认的理想化关系。一方面揭示现代社会中女性在生活中的在政治、
女性民俗: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实践
作者: 毛海莹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经验   文学创作论   身体写作   王旭烽   王安忆   中国女性文学   批评方法   性别意识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欧美国家,这种批评方法十分关注性别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重要意义,并以女性经验为视角重新审视文学史和文学现象,严厉抨击男性中心话语,以解构和颠覆的姿态以及鲜明的性别意识逐渐由边缘步入中心,成为风靡至今的女性文学批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有其发展的根源和坚实的背景,因此一旦被“移植”到我国女性文学批评领域,便难免会出现
< 1 2 3 ... 12 13 14 ... 148 149 1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