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权力视角解读林黛玉和简爱的不同命运
作者: 于红灵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权力   林黛玉   简爱  
描述: 《简爱》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引进我国后,一直是国内外国文学的研究热点。从五六十年代单一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到九十年代以来多元化,多角度的批评理论,这部小说始终吸引着文学研究者的目光,成为各种批评理论实践的范本。但是纵观这个研究,主题是单一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 《红楼梦》和《简爱》是在不同时空并峙于不同文化中的两座标志性的文学高峰。林黛玉和简爱是两部小说中精雕细琢,寄寓深远的两个女性形象。尽管两个文学女性带有各自鲜明独特的文化标记,但她们在特定人生阶段的人格追求中所表现的洒脱飞扬的生命感和激越向上
性别视角下的西施式叙事研究
作者: 黄敏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病美人   美人计   西施故事  
描述: 西施是中国古代美人的典型代表。她的形象有两重特性,一是“病美人”,一是美人计的实施者。“西施式”的人物,是中国文学女性形象不可替代的一种类型。本文拟从性别角度对历代文学中西施的形象和故事进行分类梳理,分析西施式叙事的特殊内涵,进而对“西施”类型的形象进行归纳总结,力图揭示西施式叙事在中国文学中的成因和女性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考察西施故事的发展演变。西施故事是随着其形象而出现的,她作为美人的指称在先秦就广为流传,随后形成了在吴越争霸中美人计的故事。西施在先秦,只是一个美人的符号,到了唐诗
喷涌激情的复归——元散曲中的爱情作品研究
作者: 孟宪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草原文化   文人思想   爱情作品   诗歌创作   元散曲  
描述: 元散曲以它独特的变化灵动与朴拙浑厚为叠彩纷呈的中国诗歌史增加了一抹异彩,以其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获得空前的普及,进一步缩短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距离。它对爱情的描写与以往含蓄委婉的传统诗词有着明显的不同:大胆、直露、泼辣。表达情感不再严守“发乎情,止乎礼义”;女性形象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的泼辣形象,作品显现出一种喷涌的激情。这种激情在《诗经》部分爱情作品中曾有所体现,在元散曲中得以复归。 本文第一章分析了诗经中喷涌激情的表现,介绍了儒家的诗教观、妇女观,正是在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后的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作者: 甘宜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叙事时间   叙事结构   长篇小说   叙述主体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她的长篇小说声誉极高,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广大读者的关注。这些作品不仅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加拿大民族身份、生态主义等内容层面,还在小说叙事形式上下足了功夫,为当代叙事文学树立起一座丰碑。本文立足于叙事学理论,重点结合她的六部长篇小说作品,主要从三个角度系统地探讨阿特伍德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简单介绍阿特伍德在文学创作中所取得的成就,梳理国内对其小说作品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本
哈达萨研究(1912-1948)
作者: 任梦霞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犹太复国主义   哈达萨   亨利埃塔·索尔德  
描述: 本文是对1912年成立的美国犹太复国主义者妇女组织哈达萨所做的一项专题研究。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探讨了哈达萨诞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为哈达萨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同一时期美国国内发生的进步主义运动与社区改良运动则为美国妇女参加哈达萨提供了社会条件;而犹太人的慈善传统则为哈达萨未来从事慈善活动注入了内在动力。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哈达萨的诞生及其主要活动。20世纪初,巴勒斯坦的医疗与卫生状况极其糟糕。亨利埃塔·索尔德参观巴勒斯坦后决定成立哈达萨。哈达萨建立后,通过派遣护士、组织美
“灰姑娘”的缺席——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作者: 牛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灰姑娘形象   童话故事   灰公子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  
描述: 《灰姑娘》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童话故事。按民俗学家对灰姑娘故事的研究,它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流传,有各种各样大同小异的故事版本。最早对灰姑娘故事的完整记载被认为出现在中国,是唐代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的《叶限》的故事。 根据女权主义的研究,“灰姑娘情结”是男权社会下的特有产物,其实质是女性对婚姻的物质期待。“灰姑娘”已经成为一个文学母题,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被一再地演绎。但在中国古代那样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中,灰姑娘的形象却意外地缺席了,取而代之的是“灰公子”的形象。本文就是在探讨“灰姑娘”形象在中国
韩国影视剧传播的伦理意义
作者: 丁梅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文化   体现   韩国影视   伦理思想  
描述: 韩国影视剧在中国流行二十多年,从第一部韩剧《嫉妒》到掀起全民收视狂潮的《蓝色生死恋》,再到引爆荧屏的热播古装剧《大长今》,还有2014的经典穿越剧《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以其唯美的画面,主打俊男美女的人物形象,温馨的生活写实,拥有了一大批韩剧拥趸,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韩流”。外来文化一般是以与输入国民族审美、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特点相异,从而产生吸引力,形成“卖点”的,比如欧美剧在中国市场的独特魅力。然而,韩剧能够吸引中国受众的原因,却恰恰相反,它的成功得益于中国以及亚洲文化间的“相似”、“同源”。韩
叶广芩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思维
作者: 芦婷婷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价值   精神内涵   叶广芩   传统文化  
描述: 全文的内容包含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大的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叶广芩的出身背景、姓名的由来、她的诸多主要创作作品以后多年来获得过的主要奖项,从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出发,揭示出本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说明她虽然是满族人,但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生活产生了变化,她的思想也必定随之作出改变,这些改变帮助她完成了原本具有的满族文化心理结构到长安文化的这一文化心理结构的转换,并且提到正文部分会从哪四个方面入手分别阐释选题,除此之外,就许多与研究课题内容关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作出了归纳和总结,分别从以下几个
张爱玲苏童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田晶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常生活叙事   人性   意象   传统文化  
描述: 张爱玲与苏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两位重要的作家,他们的小说总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将人性真实的一面展示在读者面前,他们只是解剖者,不作任何评论,将解剖出来的留给我们去思考。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边边角角挖掘着被隐藏起来的人性,这就使得他们的小说有了极大的相似性,然而他们对人生的不同感悟造成了他们的创作必然呈现出差异性。本文拟从叙事学、女性主义批评、心理学等方面探究张爱玲与苏童小说创作的异同。将苏童与张爱玲进行比较,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喜好,另一方面是因为苏童作为新时期的男性作家,能够绕开男权
元明中篇传奇小说人物形象研究
作者: 刘青霞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明中篇传奇小说   明代社会   艺术特征   人物形象  
描述: 发端于《娇红记》的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是以作品容量和篇幅的长短为划分标准而界定的一个传奇小说流派,这类作品篇幅均在万字以上,以男女情爱为主要描写对象,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在叙述上多羼入诗词,形成辞章化的叙事体制。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滥觞于元而盛行于明代嘉靖朝前后,作品数量众多,广泛收录于《国色天香》、《万锦情林》、《花阵绮言》、《绣谷春容》、《燕居笔记》等文言小说集。现存的元明中篇传奇小说作品有元代宋梅洞的《娇红记》,明代的《贾云华还魂记》、《钟情丽集》、《龙会兰池录》、《丽史》、《荔镜传》、《双卿笔记》、《怀
< 1 2 3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