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7 条
-
王姬动静皆完美
-
作者:
普权
来源:
药物与人(科普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从《北京人在纽约》开始,王姬一路扮演的都是成熟、性感的女性人物,干练而又女人味十足的现代女性.在复杂的情感纠葛与商场周旋中,散发出成熟女性特有的迷人魅力。生活中的王姬,没有想象中的盛气凌人.也不用拐弯抹角.一如她的为人:坦诚、率真、热忱、从容中透着成熟女性的独特韵味。[编者按]
-
走不出的男权阴影——张洁小说新论
-
作者:
方长安
张文民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新时期
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文学
张洁
中国当代
女性文学
小说
批评角度
阴影
-
描述:
长期以来,学界大都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解读张洁小说,张洁被誉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旗手”,其作品被称为“新时期妇女解放的宣言书与沉思录”。①近年来出版的几部文学史著作也有意凸显张洁小说在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地位。②于是张洁小说被纳入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范畴似乎无可置疑。
-
男性的情事:姜夔词的花木意象
-
作者:
潘碧华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木意象
姜夔
宋词
女性文学
-
描述:
花之易落如娇弱的女子命运,红颜易老;人之青春壮志一如草木,在季节的流逝中逐渐消磨。迟暮情结牵动着自古文人的情绪,年华老去而一事无成便成了他们最常吟咏的主题。花开之有限,才华施展之时同样有限,限定了女性一生中最美的时光,也限定了文人志士报国的年华。姜夔吟咏花木美女,除了对女性命运同情之外,也或多或少表露了他从女性易逝的青春中对自己仓促人生的威叹。
-
走出婚姻的围城——解读苏青小说《结婚十年》
-
作者:
宫东红
来源: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生命体验
女性意识
-
描述:
苏青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女性作家,她的出现在中国文坛上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作品中她大胆超前的女性意识,细腻真实的女性生命体验以及实用现实的女性生存体验方面,苏青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
一种悬浮的生存状态——明末清初佳人形象的小说史定位
-
作者:
宋瑞彩
来源: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佳人形象
才子佳人小说
-
描述: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比唐传奇中的女性享有更多的权利,得到了男性更多的尊重,要幸运得多;与“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相比,她离生动可感的现实生活更远了,内心的真实表达更少了;她摒除了《金瓶梅》女性的“欲”,却没有上升到红楼女儿的灵性。正好处于四类女性的中心———一种悬浮的状态,这是男性文人的自欺欺人的理想状态。佳人形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女性的彻底翻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
-
编者按
-
作者:
瓦伦丁·M·穆加达姆
王爱松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平等关系
全球化
性别差距
妇女运动
妇女赋权
妇女人权
行动纲领
暴力
妇女权利
性别平等
-
描述:
1990年代的联合国会议——特别是1993年的人权国际会议、1994年的人口与发展国际会议、1995年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确立了妇女的权利是人权。性别平等对发展和民主的进程至关重要,妇女的赋权(妇女运动长期以来的要求)应得到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北京行动纲领》(TheBeringPlatformforAction)被誉为12个受到关注的关键领域里妇女人权的请愿书,涉及的范围从妇女的社会经济权利(诸如在接受教育、获得就业和收入的机会、消除贫困等方面的平等)到妇女的参政与反性别暴力斗争。
-
三面夏娃
-
作者:
林存秀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刘向
再表现
女性书写
女性形象
《列女传》
阴阳观念
-
描述:
由于女性文化地位的边缘化,女性人物形象一直处于被“再表现”的位置,被主观地塑造和赋予价值。男性作品来规范解释女性的行为举止,往往以男性为中心,把女性纳入“内”的规则模式,典范作品是表达妇女全身心投入到“内”的义务上。社会性别观点强调文化在人的主体身份塑造中的作用,语言文字符号中隐含着权力的运作。这种“再表现”中的女性形象,实质是一个矛盾价值的复合体,这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悲剧性格。
本文对《列女传》的研究,就在文化的视角下,对于文本的“再表现”进行破译,并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还原。由于刘向写作的
-
论王安忆小说中的情爱观
-
作者:
陈秀云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问
王安忆
女性形象
情爱观
-
描述:
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主人公以女性居多,书写女性人物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的情爱追求与选择构成了王安忆小说中的一大景观,本文通过对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情爱选择来探究作家的情爱观,分析其演变的意义。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概述王安忆创作道路并指出其每一个阶段所关注的情爱问题。第二章以王安忆笔下女性人物为对象,从农村女性、都市移民及都市女性三部分女性的婚姻爱情际遇所传达的情爱观,思考造成她们情爱追求与选择的原因,展示作家对人的生存状态及命运遭际等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第三章概述王安忆情爱观嬗变的当代意义。
-
杂志广告中的性别形象嬗变
-
作者:
陈欧阳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杂志广告
变化
性别刻板印象
-
描述:
广告作为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一种传播载体,与人们的生活如影随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权中心文化的被震撼,女性社会角色日趋多元化,女性的独立性自主性普遍增强,女性的社会能力愈发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认可。特别在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媒介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观念在我国的广泛传播,这段时期我国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嬗变的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广告中女性的传统刻板印象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我们也不可忽略,我国广告中新的刻板印象也逐步形成,诸如都市年轻女性的极度消费和时尚的形象,弱
-
无视一切的爱情
-
作者:
回杨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绝望
道德
情感
激情
爱情
-
描述:
玛格丽特·杜拉斯作为女性作家的代表近些年来被文学界广泛关注,但是对她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印象式的评价和探究,可以说作为20世纪引导女性摆脱世俗、走向解放的作家,杜拉斯真实地表现了潜藏在女性内心深处的欲望,将那种长期形成的依附于男性的、遵守道德束缚的心理积淀从女性本身解除了,这一切都表明了杜拉斯是一位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女性作家。本文试图通过对杜拉斯作品中众多女性形象的概括和分类,以及对她的作品的总体性的情感基调的深层探究,重新阐释她的创作心态和创作理念,得出比以往的研究更为深入的结论。杜拉斯极为关注女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