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彪佳及其《远山堂曲品·剧品》研究
-
作者:
杨艳琪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理论
祁彪佳
生平
文化背景
-
描述:
本文力图在总结前人祁彪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祁彪佳的生平思想交游及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展示明代末年清流士大夫的政治际遇和特殊心态,揭示祁彪佳曲论的批评特色和理论建树及其在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在研究过程中,特别重视他的生平活动与他《远山堂曲品·剧品》创作的联系,二者互相参证,有助于对他生平及曲论思想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第一章论述祁彪佳的生平思想及其文化背景,共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祁彪佳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变迁,主要利用前人很少引用的祁彪佳日记、祁彪佳尺牍及多种祁彪佳传记和祁彪佳的文学创作作
-
呼唤乡村女性的春天:评萧红小说
-
作者:
杨雪飞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批判
乡村女性
萧红小说
女性文学
-
描述:
呼唤乡村女性的春天:评萧红小说
-
身份的困惑
-
作者:
宋敏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文学
英国小说
女性文学
弗朗西斯·伯尼
-
描述:
身份的困惑:弗朗西斯·伯尼小说文化主题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姓名的问题”(身份的困惑)这一重要主题,对弗朗西斯·伯尼(1752-1840)的小说,特别是《伊芙莱娜》(1778)和《塞西丽亚》(1782),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同时对英国十八世纪有关的社会文化问题进行探... >> 详细
-
当代中东妇女发展问题研究
-
作者:
陈静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东妇女
发展问题
经济全球化
当代
-
描述:
中东妇女发展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涉及中东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不能孤立、抽象地仅仅将其看作是妇女自身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标志的观点,正是从人类总体的哲学高度来把握这个问题的。国内学术界有关中东妇女问题的研究曾有不少成果陆续发表,但大多囿于一国的研究或是对两国的比较研究,缺乏对当代中东妇女发展问题进行整体性的全方位和多角度研究。
本文试图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的现代化为主轴,运用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
-
世纪之交韩中女性小说比较研究
-
作者:
崔铃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在韩国和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坛上,女性文学的繁荣是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而且在两国之间存在着相当的相似性。目前韩中两国对女性文学的研究都已经广为开展,但是对两国女性文学的比较,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女性文学的比较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两国女性文学都是在九十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所以对此进行比较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两国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比较,探讨两国女性文学从八十年代以前的传统中发展到九十年代的变化的相似性,这个相似的变化对两国女性文学的崛起的重大意义,更重要
-
中韩文坛两道绚丽风景
-
作者:
金莲华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中韩两国
比较研究
-
描述:
对中韩两国当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是中韩比较文学研究中一个亟待立项的课题。而两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由于社会、学术条件尚未成熟,中韩两国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领域至今还是一片空白。当下,女性文学正在崛起,并在中韩两国文坛上形成一股潮流,对文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对中韩文坛当代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将以中韩当代文坛上成绩卓越的两位女作家张洁与朴婉绪为代表,对她们的早期女性小说代表作进行比较研究。 张洁与朴婉绪是20世纪70年代不约而同地登上中韩两国
-
论五四闺阁派作家创作心态
-
作者:
艾璘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闺阁
心态
女性
-
描述:
该文在女性文学的立场角度下以发展和比较的眼光分析看待五四女作家的一支闺阁派创作的整体风貌和现代性情韵特色,从心理机制、文化积习、社会状况以及现实境遇等入手,通过诸种举证探讨更多关注于女作家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及其来源.具言之,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从时代?
-
自由与束缚
-
作者:
吕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
个体经验
自由意识
-
描述:
90年代的女性文学是处于机遇之中的,市场经济空前繁荣、西方文化大量涌入,都促使90年代的女性意识发生大的变革,意识的深层变化使得90年代的女性文学呈现出多元共存的繁荣景象。浸透传统、转型、现代各种创作理念的女性文学作品都竞相登上历史舞台。
本篇论文以90年代的女性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90年代女性意识的主要特征;90年代女性文学主题的基本类型;90年代女性文学主题的产生机制以及对于90年代女性文学总体的评价四个方面,探讨由不同意识影响下的女性文学各种主题,研究影响主题产生的女性生理与心理机制
-
从女性话语走向主流意识形态
-
作者:
邓招华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大众文学
现实主义
丁玲小说
女性话语
叙事转变
-
描述:
丁玲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一个巨大转变,从小说文本的叙事构成方面切入,这一过程可以动态的描述为:从女性话语走向主流意识形态。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蕴涵着一种深刻的女性意识,在小说叙事中则体现为一种女性话语的书写。通过女性意识的表达与女性话语的书写,丁玲将现代女性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面对历史的抉择与时代话语的转变,丁玲放弃了女性文学的个人吟唱,选择了走向大众的文学道路。在小说叙事中,从女性情爱的苦闷与幻灭心理描述走向了工农大众觉醒以及抗挣历程的描述。在这叙事话语转变的背后,体现的是新的政治认同和意识形态要求
-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影响和意义
-
作者:
卫泽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和谐
影响和意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女性写作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学术界的传播已有专文梳理,但其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影响与意义则未见全面系统的总结,本文以此为写作缘起。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中对我国影响最巨大、最明显,引起的争议也最多的当数法国派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本文以此为论述重点,将宏观视野与纵深剖析结合起来。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身体写作以其激进姿态,如预期般地引起了学术界热烈的争鸣,此间潮涌于各大学术刊物的论文纷纭杂呈,或褒或贬,但尚未有评述世纪末这场重要的学术大争鸣的文章,本文试荷此任,初做盘点。学术综述与争鸣评述相结合,在综合的基础上,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