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8 条
-
当代商贾历史小说研究:以《胡雪岩全传》 《白银谷》 《乔家大院》为中心
-
作者:
张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价值
人物形象
当代商贾历史小说
-
描述:
本文以当代商贾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探究此类小说在创作方 面的成就,在文化方面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第一章综述了当代商贾历史小说的观状, 分别从文学渊源、作者、读者、作品四个方面陈述了当代商贾历史小进兴起和繁荣的 原因。第二章从对具体作品的解读出发,将当代商贾历史小说人物形象分为巨商形象、 巨商周围的商人群体形象、巨商身边的女性形象和巨商结交的达官显贵形象四类进行 分析,探讨了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得与失。第三章则在人物形象分析的基础土: 阐述了作品及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
On Jane Austen's View of Marriage in Northanger Abbey
-
作者:
周青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钱
女主人公
婚姻道德观
婚姻观
-
描述:
《诺桑觉寺》是简·奥斯丁最为特别的小说,因为这是她最早写成、却是她死后最迟出版的小说。从成书至出版相隔十三年。历经几番周折与修改,先是书商用十英镑买下这本书稿却不出版,接着是奥斯丁的哥哥亨利出十英镑买回,最后奥斯丁根据自身十多年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将此书作了重大修改,但该书在她死后才得以出版。
该小说描述了一位普普通通、过于天真的乡村牧师之女凯瑟琳。她到繁华的巴思度假,有幸结识并爱上了富家子弟亨利·蒂尔尼牧师;而亨利的父亲,古怪势利的,受到追求凯瑟琳的约翰·索普的虚荣之辞的欺骗,以为她是富
-
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
-
作者:
柯英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他者”
超越
自由
存在主义
存在
-
描述:
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一位终其一生笔耕不辍的文学追梦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便正式向文学界发起冲击,此后她一直在为自己的文学梦想而努力奋斗。在桑塔格的著作中,虚构作品是起点,亦是终点。从其初涉文坛的《恩主》(1963)到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在美国》(2000),虚构作品贯穿了桑塔格整个的创作生涯,作者本人也一再强调自己对于这种创作形式的重视,因此,对此予以全面的考察有助于深化目前的桑塔格研究,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桑塔格的思想发展脉络。在桑塔格的虚构作品中,以萨特、加缪和波伏娃的思想
-
嬗变与异化:鲁敏小说谫论
-
作者:
任侃侠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主旨
人物
鲁敏
小说
-
描述:
作为一位以中短篇小说创作为主的女作家,鲁敏在其数量不多的作品中构筑了多样的世界。她的小说没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很少同龄作家那样的先锋写作,而是以平和的语言叙述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但正是这种的故事彰显出鲁敏对于传统的继承,同时在其小说中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她的作品,从内容与形式上,都给人以独特的感受。本文从内容、人物、艺术三个维度剖析鲁敏的小说。第一章论述鲁敏对于城市与乡村世界的刻画,挖掘这两个世界的深层寓意。在与城市相关的平民世界中,鲁敏以犀利的目光投向现代人精神方面的问题,凸显出一个个平凡的生命要么在日常
-
无尽的《红字》:多维批评视野下的经典解读
-
作者:
龚超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典性
红字
多维视野
-
描述: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因其特有的“罗曼司”色彩而备受读者喜爱。《红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的“经典性”。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和新历史主义等多种现代文学理论出发,寻求建构一种多维的视野来探析《红字》的文本世界,以透视《红字》经典性之所在。 论文绪论部分首先探讨《红字》与经典性的关系并简略梳理了当前关于霍桑的各种研究文献。笔者认为尽管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但《红字》作为“经典”所具有丰富的当代意义并没有在前述研究中形成系统性的论述。把《红字》与霍桑二者都置于一
-
呼唤融合
-
作者:
汤红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裂
谢农
融合
精神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是美国二战之后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其创作生涯长达四十多年,创造出了诸多优秀的剧本,并四次获得纽约剧评奖,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他的作品深受观众的欢迎,也被众多的学者和批评家们讨论研究。综观这些主要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威廉斯独特的“诗化现实主义”创作技巧和他笔下感情细腻的女性人物历来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研究对象也集中在其四五十年代创作的一系列经典作品上,如《玻璃动物园》(1944),《欲望号街车》(1947),《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等等,而对
-
多元视野下的乾嘉常州诗人群体研究
-
作者:
伏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诗学
家族文化
乾嘉时期
诗人群体
文人心态
常州地区
-
描述:
有关乾嘉常州诗人群体,严迪昌《清诗史》已作论述。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与纪玲妹《清代毗陵诗派研究》则从流派的角度对常州诗群中常州诗派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对象“乾嘉常州诗人群体”,时间上截取清代乾嘉年间,地域上指清代行政区划上的常州,在方法上采取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从文人心态、家族文学、女性文学、文人结社等多角度透视。力求对地域诗群——乾嘉常州诗人群体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与把握。 绪论部分主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从关键词入手,说明选题依据。二是概述乾嘉常州诗人群体的研究现状,其中突出介绍其核心人物赵翼与洪亮吉
-
论拟弹词
-
作者:
朱焱炜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
发展史
拟弹词
艺术特征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提出了拟弹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它的发展史、创
作主体、艺术特征和社会影响,试图以此提取和厘清一种文学存在,
勾画出一个大体的轮廓,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描
述其发展史并介绍一批作家和作品。第三章,分析其创作主体,考察
其在女性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第四章,在与其它文体的比较中凸现
其艺术特征。第五章,概述其社会影响及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