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葬花吟——试析蒋韵小说中古典与浪漫女性的悲剧命运
作者: 郭海玉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命运模式   生命景观   浪漫   古典  
描述: 山西女作家蒋韵是当代文坛上一个卓而不群的存在,她在时代的聚光灯之外,却笔耕不辍地在三十年间发表了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与她不斐的创作业绩和丰厚的作品内蕴相比,公开发表的研究蒋韵作品的学术论文却只有五十多篇,且研究焦点多集中于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方面,其他许多领域都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和开发,这不能不说是批评界的一种损失和遗憾。 本论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蒋韵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类女性人物——古典女性与浪漫女性的悲剧命运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异命运模式,来体味在同一命运
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作者: 武清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哈莱姆文艺复兴   影响   兴起   特点  
描述: 美国黑人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范本。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们的创作被忽略、甚至淡忘了,但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
多丽丝·莱辛《青草在歌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徐媛媛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生态女性主义   种族歧视   《青草在歌唱》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 )被誉为战后英国文坛最富有独创精神的杰出女作家之一。她以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富的创作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其作品几乎涉及二十世纪所有的重大问题和思想:种族主义、共产主义、女权主义、神秘主义、现代心理学等等,而其基本的主题是政治和妇女的命运。她的早期作品具有高度的自传性,大多取材于她在非洲的经历。作为英国殖民统治在非洲的见证者,她以锋利的笔触揭露了殖民者在非洲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批露了殖民文化的极度贫瘠。 莱辛的第一部小说《青草在歌唱》成书于她离开罗德西亚之前,在1950年(她移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作品的女权意识主题及其表达
作者: 刘树岩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意识主题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主题表达  
描述: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凭借自己独特的墨西哥裔背景和跨越双重文化背景的成长经历,用自己作为女性特有的敏感视角和细腻文字创作了包括散文、小说、诗歌在内的八部作品,并凭借散文集《芒果街上的小屋》(以下简称《芒果》)得以进入美国主流文学圈,并成为蔚为大观的“奇卡纳”文学’潮流的重要代表作家。其特有的创作内容和风格引起了极大地关注,不仅得以进入美国教科书,更是受到文学批评家们的关注。但就目前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关于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创作的研究范围却颇为有限,具体表现为对《芒果街上的小屋》之外作品的关注较少,对其作品作
告别南方淑女——尤多拉·韦尔蒂《金苹果》的主题研究
作者: 李丽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南方淑女   男权制   南方神话  
描述: 作为“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后起之秀,尤多拉·韦尔蒂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美国南方。她目睹了美国南方20世纪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并从中汲取了她作品的全部素材。她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是南方文学中的精品。通过对南方家族浮沉及日常琐事的描写,韦尔蒂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南方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消极影响,这使她对南方文化的批判更具现实意义。她没有像有些同期的文人那样对旧南方的已消逝的辉煌进行盲目歌颂或怀旧追思,而是给予冷静自觉的审视,她更关注现代人如何摆脱过去的历史阴影重新面对正在改变的新南方。本文旨在从南方淑女形象在新南方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英译史研究:性别视角
作者: 郝莉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者   社会语境   中国女性作家作品   翻译史   性别  
描述: 性别视角下的翻译史研究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以雪莉·西蒙、露易丝·冯·弗洛图等加拿大女性学者为代表创立的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新的翻译研究领域。许多西方学者在相关领域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中国,相关研究仍十分有限,主要集中于少数几部经典作品与不多的几位女性译者。鉴于在汉英文学翻译及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等方面的研究仍十分匮乏,本论文试图从性别视角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英译史进行研究。论文对翻译史研究及性别视角下的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并
黑人女性主体性的重建:对莫里森的两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宠儿》的主题分析
作者: 高萌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缺失   黑人女性   重建  
描述: 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代表着黑人女性作家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长期以来,美国文学史上都是白人占据主流地位,虽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开始崛起,但20世纪初的美国黑人文坛仍主要由黑人男性作家占据,探索的话题也多集中在黑人男性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和社会压迫,而黑人女性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女权思想的传播和黑人运动的发展,黑人女性文学才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而在美国文坛上一批黑人女作家才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林白与申京淑女性成长小说叙事比较研究——以《一个人的战争》和《单人房》为中心
作者: 鞠晓录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叙事   申京淑   林白   女性成长小说  
描述: 本文以比较文学理论中的平行研究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韩两国九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两位作家,即中国的林白和韩国的申京淑和她们的代表作品《一个人的战争》和《单人房》两部作品为中心,从叙事学的角度以及女性主义角度观察两位作家在叙事特征和女性身份意识方面的写作特点,分析比较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了解两位女性作家的写作目的和要表达的女性成长的心声。两位作家属于同一时期,不同的国家,同样都在本国的文坛受到瞩目,而且两部作品《一个人的战争》和《单人房》也同属带有作者本人自传性质的回忆之旅。两位作家蜚声海外,在创作女性成长小
20世纪30年代中韩女性作家创作中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
作者: 唐恬恬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场》   国家民族意识   《人间问题》   萧红   姜敬爱  
描述: 30年代的中国和韩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进一步激化了两地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转变也对当时的两国文坛产生了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包含国家民族意识的作品纷纷登场,成为时代主题。女性文坛方面,两国女性作家不约而同地转变了创作视角,包含救国、抗日、民族解放、阶级斗争等题材的作品成为主流。本文主要以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民族、阶级压迫的社会背景下,当时中国与韩国女性文坛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萧红与姜敬爱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与以往女性文学所不同的时代见解,及与当时男性作家相似的选材趋
清末民初女子国文教科书中的异国女性形象
作者: 李雪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清末民初女子国文教科书中的异国女性形象
< 1 2 3 ... 11 12 13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