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哦,香雪》备课参考
作者: 刘贞福   来源: 语文学习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角度   女性作家   新时期   火车   描写   长篇小说   备课   意境美   铁凝   短篇小说  
描述: 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以写女性题材见长的女性作家,她的《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麦秸垛》、《玫瑰门》、《大浴》等一系列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坛女性
《万象》于日常生活领域市民观念的构建
作者: 王军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视野   恋爱心理   女性话语   《万象》   现代揭示   婚姻透视  
描述: 作为上海沦陷时期颇受市民欢迎的《万象》杂志,在对新文学的吸收、反思和现代市民精神的汲取中,从夫妻私人空间、感情交流角度透视婚姻,直面婚姻的现代矛盾;对“小儿女”恋爱心理、畸情恋爱给以现代揭示;对女性,较多地强调女性家庭功能而缺乏女性意识,但在时代大潮冲刷下表现了不少体现革命性的女性形象,又从现代市民立场出发,发掘到舞女、影星一类职业本身的都市现代性质。《万象》代表了四十年代海派文学由洋场社会延伸到每个家庭的发展趋势。
走进韩国史剧《大长今》
作者: 李慧净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续剧   文化题材   女性人物   国史  
描述: 在诸多大众文化题材中,连续剧一直被誉为是以女性为中心的题材为主。连续剧,特别是像肥皂剧因其女性人物的比重大且结构与放映都很适合女性观众的口味,从受众比率看来的确为女性居多。但从其内容上来讲,对于究竟是否真正地以女性为中心和亲近女性的问题, 也有颇多的谈论。
走出男权传统樊篱的奥斯丁
作者: 刘际华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奥斯丁   女性文学  
描述: 简·奥斯丁作为女性文学的先驱,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将备受冷落和歧视的女性带入了人们的视野,通过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的理性思考,奥斯丁在男权文化传统下努力构建起女性文学的王国,从而走出了以男权思想为中心的男权传统的樊篱,表达出明确的女性意识、前卫的婚姻观念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凯瑟琳,战争中的叛离天使
作者: 周荣辉   樊习英   来源: 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叛离   爱情   天使  
描述: 长期以来,评论界对海明威的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巴克利的形象争议颇多。本文作者研究了有关的中外文献,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并论证了凯瑟琳既是天使又是叛离型女性的观点,还分析了小说作者创作这个女性形象的创作意义。
睡出自己的苗条身姿
作者: 王墩田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打个小盹儿是一个理想的减肥计划:这是来自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桑吉·帕特尔的研究信息.他对超过68000名女性的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每晚睡眠少于5个小时的女性能比每晚睡眠7个小时的女性体重增加更多.……
两性终极对话——释读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受活》
作者: 刘静宇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个体自由   两性关系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受活》中,阎连科以狂放的笔法完成了对整个人类发展历程的一次另类而“真实”的叙述。在这段浓缩的现实历史中,循着“女神时代——女奴时代——女人时代”的演进,女性存在与男性存在在长期呈现一种愤怒的对峙之后,终于在不断的生存交锋中觅得两性存在的同一指向:个体的自由。
论许兰雪轩的自我艺术形象
作者: 庄秀芬   来源: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兰雪轩   女性诗人   自我艺术形象  
描述: 许兰雪轩是朝鲜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诗人,她在诗中展现了几种古代女性的丰满形象,即聪慧开朗、充满幻想的少女形象,不满现实的怨妇形象,遨游在幻想世界中的仙人形象,关心民间疾苦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侧面,我们看到了诗人的成长历程,诗人的自我艺术形象也在诗中呈现在我们面前。[著者文摘]
完美和谐人格的追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
作者: 张昕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女权主义   《一间自己的屋子》   完美   女性文学   和谐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随笔作家,还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她的经典之作《一间自己的屋子》被誉为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宣言,这本小册子较全面地反映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艺术思想,她以其女性小说家特有的直觉、细腻和机敏密切注视着妇女的辛酸历史和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力图用女性眼光、视角和笔触重塑女性形象,提出了男女双性同体的重要思想。她希望随着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发展,女权主义最终将成为历史的陈迹。两性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实现完美和谐人格的追求。双性同体
挑战传统的呐喊——对托尼·莫里森《秀拉》中人物形象的评述
作者: 李文华   来源: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追求自由   寻求自我  
描述: 托尼·莫里森在她的文学作品《秀拉》中以全新的文学视角塑造了三位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并透过她们各自的命运,揭示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以及她们不同形式的反抗,突出刻画了性格迥异,不惜任何代价追求自我并极具叛逆性格女主人公秀拉,表达了作者对黑人女性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注。
< 1 2 3 ... 116 117 118 ... 163 164 1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