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 条
-
妇联所处网络关系的厘清——对妇联定位及其路径选择的一点思考
-
作者:
周健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
妇联
社团
定位问题
妇女组织
-
描述: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妇联的定位问题逐渐被提了出来.作为官办性社团,妇联是走官的方向还是民的道路,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在此,笔者认为,妇联的定位除了要明确妇联工作对象与任务之外,还有必要对妇联目前所处的由党和政府主管部门、其它政府非主管部门、部分社会民间团体、社会公众、广大妇女、妇联的团体会员为结点所构成的内外部网络关系加以分析与厘清,而其中妇联与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是妇联定位问题的根本所在.
-
性别平等在瑞典
-
作者:
刘群英
来源:
政协天地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政府机构
两性平等
男女平等
人力资源开发
积极推进
妇女组织
男性
性别平等
瑞典人
女性
-
描述:
为了考察瑞典人的性别平等的情况,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妇联和瑞典国际开发署共同举办的"中瑞人力资源开发和性别平等的研训班",于今年4月和10月分别在北京和瑞典接受培训。在瑞典期间,我们走访参观了瑞典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大学、小学、博物馆、科技馆、养老院、家庭、工会和妇女组织等,接触和了解了社会方方面面,瑞典的国家富足、社会文明、人民友好、风光秀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
-
永远怀念敬爱的邓大姐
-
作者:
郭秀仪
来源:
中国政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颖超
妇女运动
生平事迹
中国共产党
-
描述: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尊敬的周总理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邓颖超同志百年诞辰。邓大姐于1992年逝世,离开我们不觉十一年多了。抚今思昔,缅怀半个多世纪以来,周总理与邓大姐对先夫黄琪翔和我的深情厚爱,件件往事涌上心头,终生难忘。
-
继往开来创辉煌
-
作者:
黄晴宜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就业工作
妇联干部
与时俱进
妇女权益
妇女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个代表”
-
描述:
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严峻的挑战和困难面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万众一心,奋力拼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刚刚过去的2003年也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党
-
邓颖超独具魅力的人格风范
-
作者:
陈答才
刘玲
来源:
觉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活动家
邓颖超
人格风范
建国后
中国妇女运动
中心任务
新中国
无产阶级革命家
妇女干部
妇女工作
-
描述:
邓颖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是深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今天,值此伟人诞辰100周年之际,笔者怀着真诚的敬佩之情,对其建国后在为党和国
-
邓颖超:公仆本色终生如一
-
作者:
宿忠显
来源:
党史博采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邓颖超
为人民服务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公仆本色
农村妇女
周恩来总理
共产主义理想
妇女工作
-
描述:
2004年2月4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先驱邓颖超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她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名垂青史、光彩夺目的丰功伟绩难以历数,本文仅就几个侧面,对她作一点滴追记,以寄景仰思念之情。一、无限忠于革命事业的党性
-
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及其研究
-
作者:
黄万华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沦陷区文学
民族精神
殖民批判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文学提供的是可以称之为后殖民的文学形态 ,近2 0年对它的研究与对话充分关注了“话语”空间、文化“权力”、“身份”对话等话题 ,凸现了乡土文学、通俗文学、女性文学这几种或挑战、或疏离于殖民中心话语的“边缘”文学形态 ,从而在日占区文学由国家、民族关系决定的中心—边缘结构中 ,表现出中国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强权压抑下的被压迫者的意识。
-
剪不断,理还乱——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猫眼》
-
作者:
杨昊成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叙述结构
《猫眼》
加拿大
人物形象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人们向往平淡与安详,努力在“欲说还休”的无可奈何与自我安慰中调节着所谓人生的坐标。然而忘却又何其艰难!“有时这个浮出水面,有时那个浮出水面,有时什么也不见。没有一件事情是往而不返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著名小说《猫眼》中的女主人公伊莱恩·瑞斯利就是这么一位对昨日永远都无法释怀的人。 伊莱恩·瑞斯利是一名画家,而且还是一名先锋派画家。她从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哥华回
-
走向人性深处的九十年代文学
-
作者:
裴毅然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点透视
人性
1990年代文学
社会性
自然性
-
描述:
从1980年代揭示社会性压抑为主,199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人性转入对自然性的深度观照与哲理剖析。作家主体独立精神的强调,意味着人性的必然深化。承认感觉的重要性,大统一批评标准必然解体。散点透视的时代特点形成1990年代多元化人性特点。城市文学与女性文学的勃兴、民间化与探求生命本原的价值走向,成为1990年代文学的重大特征。
-
男性身份的危机:田纳西·威廉姆斯的主要剧本中遭受困惑的男人们
-
作者:
徐静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田纳西·威廉斯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男性
剧本
-
描述:
男性身份的危机:田纳西·威廉姆斯的主要剧本中遭受困惑的男人们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男性主义研究崛起,但将这一批评意识用于文学批评却较为罕见。从五十年代到今天,几乎所有研究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批评家们都一致认为,女性人物是威廉姆斯写作的力度和亮点所在。他笔下的男性...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