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考试周刊】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 条
-
《到灯塔去》中女性人物的分析
-
作者:
唐志锋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话语
角色
女性意识
价值观
-
描述: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作者从多个角度对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描写,作者的女性意识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紧扣伍尔夫女性主义的写作手法,从人物的话语,人物在作品中的角色,以及人物的价值观三方面对《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
-
对《大卫·科波菲尔》中女性的九型人格分析
-
作者:
康雅馨
曹楚晨
刘景程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女性人物
-
描述: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揭露和批判等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其半自传体式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堪称文学巨著,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女性人物,她们各个形象独特鲜明,但又有相似之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女性人物的比较:从社会性差别角度出发
-
作者:
朱琴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社会性差别
《源氏物语》
女性人物
-
描述:
本文作者从社会性差别角度,即"gender"角度出发,通过比较的方法,重新比较、解读了中日两国的名著《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通过解读和比较,作者发现《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不仅仅是两部描写缠绵悱恻爱情的巨著,更是揭示女性悲惨命运根源的力作。通过比较作者得出结论,两本书中的女性在婚姻自主权有无、遭受男权压迫、正房妻子的地位悲哀等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一结论说明,此种社会性差别的存在,即"gender"的存在,正是当时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源。而在比较中,作者又发现一个有
-
《雪国》女性人物之美研究
-
作者:
蒋广平
张玉红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哀与美
《雪国》
女性
-
描述:
《雪国》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标志着川端康成的艺术技巧达到了高峰。本文从作品中的两个重要女性人物驹子和叶子入手,阐述了《雪国》在女性人物描写上表现出来的哀与美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
从道家的角度审视《京华烟云》的女性人物的性格及命运
-
作者:
田媛媛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电脑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
辅助化学教学
木兰
多媒体辅助教学
道家思想
林语堂
女性人物
性格特点
-
描述:
引言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是林语堂于1938年用英文创作的杰作。这部巨著在1939年出版后的十年间,仅在美国就销售二十
-
浅析女性生存智慧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影射
-
作者:
赵元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文学作品
生存智慧
影射
女性
-
描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生存,需要焕发人类的智慧。本文将三部中外文学作品融为一体,通过对不同女性人物性格、为人处世的分析,印证她们面对困难时所表现的精神和智慧,从而指导现代女性如何在激烈的现实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即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饱读诗书,用知识武装自己;妥善管理,发展经济;广结人缘,和睦相处。
-
《儿子与情人》和《虹》中男性权威的解构
-
作者:
于文萃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权威
《虹》
《儿子与情人》
D.H.劳伦斯
-
描述:
D.H.劳伦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女性人物,然而评论界认为劳伦斯作品中有着明显的父权主义思想。本文以劳伦斯的前期之作《儿子与情人》和《虹》中的两位男性瓦尔特·莫瑞尔和威尔·布朗文为出发点,分析劳伦斯作品中男性权威的解构,从而揭示出男性也是父权体制下的牺牲品。
-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对《我弥留之际》中艾迪的人物评析
-
作者:
王薇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杂性格
爱恨
《我弥留之际》
艾迪
-
描述:
艾迪是福克纳著名小说《我弥留之际》的中心人物,整部小说围绕着她的弥留和"返乡归葬"前后十余天的故事情节展开。本文通过评析艾迪形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及其爱恨交织的一生体现出的不彻底的叛逆性,探索福克纳笔下女性人物的悲剧根源。
-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
作者:
王薇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杂性格
爱恨
《我弥留之际》
艾迪
-
描述:
艾迪是福克纳著名小说《我弥留之际》的中心人物,整部小说围绕着她的弥留和“返乡归葬”前后十余天的故事情节展开。本文通过评析艾迪形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及其爱恨交织的一生体现出的不彻底的叛逆性,探索福克纳笔下女性人物的悲剧根源。
-
国内女权主义研究综述
-
作者:
陈洋
李艳欣
艾丽丽
戴金玲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相关研究
女性主义
理论研究
-
描述: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学者对我国逐渐兴起的女权主义的研究现状,以便更好地了解女权主义的研究现状,提高对女性的认识,并指出国内对女权主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开展对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