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先秦到汉代诗歌中女性形象的三次变迁:兼谈曹植诗中女性的新特质
作者: 赵彩花   来源: 韶关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次变化   冲突   女性形象   先秦到汉代诗歌   和谐  
描述: 诗歌发展递至曹植时代 ,其中女性形象已三嬗其变 :《诗经》中女性外表装扮崇尚自然 ,内在心灵师法率真 ,可称为“自然的女儿” ;汉代诗歌中女性由外到内都浓重地打上人为雕饰的烙印 ,可称为“矫饰之女性”;曹植诗中女性外尚雕励而内崇自由 ,外执着于尘世之“物”而内执着于独立之“我” ,可称为“分裂型女性”。至此 ,女性形象由内外和谐走向分裂矛盾。但正是这种分裂与矛盾 ,可窥见新女性蝉蜕于旧时代的印痕与自我内在精神的觉醒
论男权社会藩篱中的妇女参政
作者: 孙小迎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权力   妇女参政   权利  
描述: 本文用了一个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自己性别并产生对抗的名词 ,“男权社会”。然而 ,本文所用的“男权社会”并非人们所想像的男性绝对掌权的社会 ,它所要剖析的是从父系社会开始就形成的 ,并对男性和女性都产生影响包括痛苦的影响的价值体系。本文通过西方两位实权在握的参政妇女对决策和发动现代战争的作用 ,深刻反思了在男权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孕育出来的女性参政。提出参政妇女要关注妇女命运才是真正意义的妇女参政 ;并提出在现阶段 ,为了改变妇女的整体命运 ,追寻平等的理想 ,妇女运动为妇女争取普遍的权利比为少数不能关注妇女命运
文革后女性写作的主题流变及书写策略
作者: 郭冰茹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书写策略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性别意识   主题流变  
描述: 女性写作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日益受到批评界的重视,但是并没有得到整体研究。本文将文革后近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作为研究范围,将女性写作的主题流变和书写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女性写作中主题流变的梳理、对女性写作书写策略的分析来探讨文革后女性写作的发展过程,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本文认为文革后的女性写作的主题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八十年代初期带有性别意识的女性写作的出现;二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凸显性别意识,反抗男权中心的女性写作出现,三是1997年以后反叛社会规范的女性写作出现。 体现女性反叛精
精巧的构思 深刻的寓意──评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和她笔下的女性
作者: 梁穗梅   来源: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巧构思   深刻寓意   细腻描写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在她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故事似乎平淡无奈,然而作者以其精巧的构思、细腻的描写、深刻地反映各种婚姻生活和探索了各种社会问题。
系我一生心 负你千行泪——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观
作者: 白军芳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柳永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是文人写作中的重要对象。柳词中的女性形象一反封建士大夫既定的淑女风范 ,改变其温柔敦厚、听天由命的性格 ,突出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个性表现。在先进的女性观点驱使下 ,柳永的词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都透出不凡的清新气息 ,与其他玩弄女性的官僚们形成鲜明的对照 ,对后来说唱文学和戏曲作家的曲辞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论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蒙昧和觉醒
作者: 王芳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   蒙昧  
描述: 古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一直演绎着“闺怨”的情绪。“五·四”反封建浪潮 ,使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开始在社会变革、改造中表现女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建国后十七年时期 ,而女性意识的蒙昧与觉醒正是造成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多年狭隘创作模式和第一次大的转型的内在动因
流浪的精神价值——丁玲小说的女性主义书写
作者: 左怀建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现代文学   流浪者   小说   女性主义   男权中心社会  
描述: 丁玲的小说创作第一次以真正的女性眼光、女性意识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离家”或“不在家”的现代女性流浪者形象。对于在男权中心社会里女性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作了根本性寻问 ,从而颠覆了男性话语霸权 ,在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 ,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何明丽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权主义者认为海明威有轻视妇女的倾向 ,女性在他的作品中只是第二性。此论失之偏颇。事实上 ,海明威在作品中认真表现了他对女性的认识 ,他认为女性在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的共同命运中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女性同男人一样 ,有自己的希望和追求。在她们身上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气质 :坚强、忍耐与刚强
从关汉卿的剧作看元人进步的妇女观
作者: 王菊艳   来源: 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才学   杂剧   传统美德   主见   妇女观  
描述: 伟大的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了大量的妇女题材的作品 ,反映了元人进步的妇女观。元人肯定那些有胆识、有主见的女性 ,歌颂她们敢于与命运及恶势力抗争的精神。赞同女性冲破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 ,寻找理想的生活。同时 ,十分欣赏有才学的女性。肯定她们善良坚韧、深明大义的传统美德。这些成功的女性形象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妇女人类学研究管窥
作者: 丁宏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人类学   女性研究   中国   文化多元性  
描述: 妇女人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篷勃开展、诸种女性主义思潮在学术舞台此起彼伏的状况不同,中国妇女人类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从文化多元角度来看,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发展中国妇女人类学研究,它不仅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多元性有重要价值,而且也将为世界妇女人类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 2 3 ... 10 11 12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