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8 条
-
曹禺剧作中的女性美与悲剧美
-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新文学史
曹禺剧作
女性艺术形象
个性解放
文学园地
悲剧美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现代新文学史上,塑造寻求个性解放新女性艺术形象的作家,除了鲁迅、茅盾、丁玲外,就要算曹禺了。他塑造的蘩漪、陈白露、愫方等女性形象,以独具的艺术美而争妍于新文学园地。这些具有悲剧美的形象是通过她们对个性解放和美的追求与独特的社会环境形成的强烈矛盾冲突,内心的无比痛苦及感情波涛的起伏而塑造出来的。她们的灵魂经历了从人间到地狱的广阔世界的悲剧旅程。曹禺以具有悲剧美的女性形象而发展了我国的悲剧艺术,并将悲剧的文学剧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
在自己的“领地”上耕耘——简论张弦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柏文猛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生涯
农村姑娘
婚姻爱情
弱小者
青年们
人生旅途
回黄转绿
泪血
张弦
变态心理
-
描述:
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女性,从这块浸透着泪水的土地上艰难地走来。带着痛苦的沉思和酸涩的反刍,带着扭曲后的挣扎和复苏后的追索。简直是毫无遮掩地赤裸着侵入我们的认识视野。许多时候了,人们对婚姻爱情题材已有见仁见智之说。而促使笔者重新议论张弦小说中的女性系列,许是这爱情之缘的“爱情”吧。我时常被她们所激动。在作家的艺术生涯中,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张弦有他孜孜不倦的探求。作家“应尽快地找到自己,弄清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能达到一个什么境界,然后下决心在自己的‘领地’上耕耘,逐渐形成自己
-
探索一代小资产阶级命运的人物世界——简论茅盾小说的“时代女性”形象系列
-
作者:
王嘉良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系列
小资产阶级
人物世界
女子
茅盾小说
大革命时期
新女性
时代女性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
描述:
“时代女性”,作为具体的文学形象来看待,它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质的规定性的概念,而是一种形象类型的统称。考其出处,大约最早要见于茅盾1933年的《几句旧话》:“终于那‘大矛盾’又‘爆发’了!我眼见许多人出乖露丑,我眼见许多‘时代女性’发狂颓废,悲观消沉”。这里,“时代女性”是对大革命时代知识分子女性的泛指;正同茅盾在别处提及的“新女性”、“时代的新型女性”之类字眼一样,强调的是形象的“时代性”,并非特指某种人物,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极为宽泛的。如果只注意到《蚀》与《虹》中的某些“特异女子”,或以这些“特异
-
试谈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玉莲
来源: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杰琳娜
上流社会
追求自由
达吉雅娜
十九世纪
丈夫
俄罗斯文学
奥涅金
女性形象
洛夫
-
描述:
追求自由,是人们在人性被束缚以后的一种必然要求。在封建社会里,受束缚最严重的是广大女性,因而,她们的反抗也就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作为反映生活的文学,女性解放问题也就很自然地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千百年来,在浩瀚的世界文学作品中,出现了难以数计的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然而,却没有一个国度的文学,象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那样,一下子涌现出那样多、那么优秀的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从普希金笔下的达吉雅娜,屠格涅夫笔下的娜达丽亚、叶琳娜乃至车尔尼雪夫斯基笔下的薇拉,高尔基笔下的尼洛夫娜等等,她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物
-
瑕不掩瑜互为鉴——《高山下的花环》与《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漫比
-
作者:
吕律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艺术作品
战争题材
军事题材
审美趣味
影片
军人家属
风格
女性形象
花环
-
描述:
我宁可采用“分析”或“描述”的字眼,而不愿意说是“评价”,因为对《高山下的花环》和《战争让女人走开》这样成功的艺术品,简单地作出孰优孰劣的判断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艺术作品间的千差万别绝不亚于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即使在题材、风格、样式、审美趣味等诸因素上有着类似或相同的作品之间也仍然可以发现更多的差异和区别,人们顶多只能象欣赏两朵姿色各异的鲜花那样,从往返的观察、品味之中得到某种启示和领悟罢了。
-
一个“以恋爱为职业”的女政治家--试析莎士比亚笔下的克莉奥佩特拉
-
作者:
朱兴民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报信人
女王
女政治家
罗马
安东尼
凯撒
试析
爱情
莎士比亚
-
描述:
在各国的戏剧舞台上,出现过不少以罗马统帅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唯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最为人们所称道。它被西方学者称作莎士比亚的第五部重要悲剧,克莉奥佩特拉则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所创造的最伟大的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关于埃及女王的性格之谜成了批评界探讨的热题,历代评论家大多从伦理道德角度谴责她的淫荡和不道德。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一
-
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召开特别会议,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为社会多作贡献
-
作者:
暂无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召开特别会议,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为社会多作贡献
-
参加全国妇联座谈会的人大常委女委员、女代表提醒全社会,今年县乡换届选举女代表比例下降
-
作者:
暂无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参加全国妇联座谈会的人大常委女委员、女代表提醒全社会,今年县乡换届选举女代表比例下降
-
全国政协女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女成员欢聚,纪念“三八”妇女节77周年
-
作者:
暂无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全国政协女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女成员欢聚,纪念“三八”妇女节77周年
-
广东省第二次妇女理论讨论会探讨妇女形象提出,妇女要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
作者:
暂无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广东省第二次妇女理论讨论会探讨妇女形象提出,妇女要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
1
2
3
...
10
11
12
...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