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5 条
-
论严歌苓大陆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历史书写
-
作者:
张静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书写
女性角色划分
严歌苓的大陆题材小说
女性书写
-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女性作家,早年在国内的生活体验、移居海外的经历都使得她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她借用手中的笔将自己对历史、现状的观察思考诉诸于文字,走进历史,走进小人物的生活,于平淡处还原出大历史,真实的情感流露中透出思辨意味,为读者奉上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本文主要以严歌苓大陆题材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度解读。前言部分概述了严歌苓的创作历程,学术界对其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而阐释本论题的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章主要对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定位,参照中国传统
-
莫里森笔下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妇女主义解读
-
作者:
王晓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原型人物成长之旅
《所罗门之歌》
颠覆成长主义小说传统
-
描述:
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称自己为:“黑人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种族、文化和性别特征。《所罗门之歌》是她的第三部小说,曾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为她捧回过美国国家图书奖,被公认为是标志着她文学创作走向熟的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最为独特之处在于,此前托尼·莫里森笔下的所有作品的主角都是女性人物,《所罗门之歌》是她唯一围绕男性人物作为主人公展开故事的小说。更重要的是她采取了西方经典成长小说模型展开叙事。自发表以来,许多评论家都将它视为莫里森创作理
-
《奇异的插曲》与《聊斋志异》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李丹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与美女神
大母神
原型
高唐神女
-
描述:
这篇论文从大母神原型这一视角审视比较《奇异的插曲》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大母神这一原型在中西方的不同发展路程体现在奥尼尔和蒲松龄的作品中,造成了其中女性人物在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之处。论文共分七部分: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结论。
导言是对论文思想构架的整体介绍。首先是对尤金·奥尼尔和蒲松龄笔下的女性人物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的综述。在奥尼尔的观念里,女性总是与“母性”密不可分。所以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总带有某种程度的母性特征。她们像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对待身边的男性,爱护他
-
罗宾·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研究
-
作者:
孙桂芝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干预
未叙述事件
女人气
女性写作
-
描述:
叔叔的小屋>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小说》,利用叙事学的“叙事话语干预”理论分析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她们对女
-
另类的呐喊:《最蓝的眼睛》、《紫颜色》中女性人物身份建构探析
-
作者:
杨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紫颜色》
《最蓝的眼睛》
美国非裔女性文学
身份理论
-
描述:
《最蓝的眼睛》和《紫颜色》为代表。两部作品通过黑人女性悲惨命运的再现,揭示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
-
一位叛逆女性的寻求自我之路:凯特·肖邦笔下的美国新女性形象爱德娜
-
作者:
郑婷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觉醒》
新女性形象
-
描述:
该文探讨了爱德娜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完整过程,包括:前奏;起因;开始;进步和升华.主体分为四大章节.第一章首先分析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欺骗、奴役女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社会,它对解释爱德娜逐渐变化的言行起关键性作用;随后论述了爱德娜开始觉察到的压抑感,也正?
-
为“第二性”赋予性别意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
作者:
杨静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和谐
批评实践
女性主义
-
描述:
二十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入我国,在经过了漠视、排斥、激烈的争鸣、争论之后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对我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的研究,产生极大的影响,研究方法的改进,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批评方式。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当下文学批评界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繁荣也促进了女作家女性意识的觉醒,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赋予众多女性文学作品以浓郁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对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进行梳理,总结其成果,反思
-
论奥尼尔《奇异的插曲》与《悲悼》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甲鲁海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奇异的插曲
悲悼
女性人物
-
描述:
该文以奥尼尔创作中期的《奇异的插曲》和《悲悼》为例,试图探讨和分析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论文主体部分分成三章.第一章讨论了剧中所反映的清教思想对女性精神上的压抑和摧残.奥尼尔曾经指出,他对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戏剧不感兴趣,而热衷于探讨人与上帝之间的关
-
革命与变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沂蒙妇女生活状况研究
-
作者:
王克霞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革命化
沂蒙妇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社会化
-
描述:
本文所研究的“沂蒙妇女”,特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沂蒙地区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红色区域内的女性群体。之所以将沂蒙妇女作为革命背景下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区域内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条例,初步动摇了千年不变的“男尊女卑”的局面,这引发了女性个人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一系列变动。而考察这一系列变动则是透视根据地社会的一面重要的镜子,有助于革命根据地社会史的研究。在20世纪沂蒙地区进行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革命过程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更深
-
性别与权利--评《夜森林》里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刘智华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第三性
话语权
男性
女性
-
描述:
朱娜·巴恩斯(1892~1982)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一直被视为一个不起眼的美国作家,然而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逐渐的被人发现。她的代表作《夜森林》是一部现代主义作品,它的现代性不仅在于它的主题和形式,而且在于它对我们关于男性和女性认识的探讨。它对男性、女性和性别差异的探讨不仅超出了性别领域,有助于我们认识西方世界和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而且还超越了时间局限,向迟于它的发表几十年的女性主义以及性别批评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夜森林》中的超前的女性意识。全文共分
<
1
2
3
...
10
11
12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