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93 条
-
“生活在别处”——论20世纪90年代历史小说的生命意识
-
作者:
薛朝晖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存在主义
性别差异
历史小说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余年是历史小说创作的高潮期,作家们依据自身的真切感悟,深入探究历史生命扭曲的内外根源,并在唯物史观和先进文化思想的指导下较好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与生命的存在意义。其中又以帝王形象、知识分子形象、女性形象的塑造最能体现生命意识,也最为成功。
-
清初遗民杂剧的主题建构与叙事策略
-
作者:
杜桂萍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主题
杂剧
遗民
-
描述:
在由明入清的杂剧作家中, 活跃着一个遗民创作群体。他们的杂剧创作表现出深切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或借助于历史时段的选择和对汉家皇帝的反思, 或借助于对现实政体的认知和女性形象的托举, 或借助于对遗民人格的肯定和人物形象的自喻性等, 力图通过叙事策略的运用达成关怀现实的主题,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
留香装的设计思维启迪
-
作者:
李艳艳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旬派艺术
留香装
服饰设计
-
描述:
艺术大师荀慧生,竭尽毕生精力创造出了表演风格开放洒脱、清新自然、青春气息浓郁的荀派艺术,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众多娇柔妩媚、活泼可爱的青年女性形象。他艺术视野广阔,大胆突破陈规,以现代审美意识重新审视京剧旦行表演,不仅在唱、念、做、舞各个方面均有独特创造,对于人物造型的设计也独树一帜,以其新颖、华丽闻名于世。
-
我院为硕士生举办"艺术美学"系列讲座
-
作者:
倪娜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子美学思想
系列讲座
理论素质
艺术学
美术学院
硕士生
现代阐释
女性形象
学术讲座
艺术美学
-
描述:
提高各专业硕士生理论素质,我院研究生处为全院一年级硕士生举办"艺术美学"系列学术讲座已达8场,其题目和主讲人是:(1)《美在否定中诞生--庄子美学思想的现代阐释》,艺术学研究所刘承华教授主讲;(2)《镜子背后的声音--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形象》,南京大学新闻学院潘知常教授主讲;
-
论明传奇《八义记》的艺术价值
-
作者:
虞卓娅
来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境
八义
《八义记》
女性
-
描述:
明代有多本传奇演绎赵氏孤儿的故事,然存世的只有《六十种曲》本《八义记》。它的价值在于赞颂了程婴等八位义士舍身救孤、助忠抗奸的高尚品德,同时塑造了两个别具情味的温婉女性形象。全剧情节引人入胜,但在剧情安排与人物塑造上也有明显的缺失。
-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
作者:
赖丽青
来源: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
理
时代精神
抗争
-
描述:
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名剧”之尊,不仅在于作品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诠释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生而有之”的“情”与明代社会所奉行的“理”之间进行的抗争,从而揭示了生命的本真。剧作蕴含着一种哲理的思辩,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
-
“另类小说”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及反思
-
作者:
潇元
来源:
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根源
后殖民心态
重塑国魂
另类小说
作家死亡
文化根源
-
描述:
主要从作家的生存困境、产生卫慧的文化土壤以及新生代作家怎样寻求破土而出的突破口等,分析产生卫慧的文化渊源;还通过分析卫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透视作品中折射出的后殖民文化心态及陈腐的传统文化的浮泛;最后谈了后现代的伦理道德问题,提出重塑民族灵魂的必要性。
-
一曲凄婉悲壮的圣歌——浅谈《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的基督教精神
-
作者:
李玉萍
高莹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精神
海伦
-
描述:
安妮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文学中一位现实主义大师她在小说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中通过海伦这样一个圣洁崇高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信奉上帝拯救灵魂和相信末日审判的基督教精神,并奏出了一曲凄婉悲壮的圣歌
-
试论现代川籍作家“家庭小说”的文化意蕴
-
作者:
张建锋
来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小说
巴蜀文化
四川现代作家
儒家文化
-
描述:
文章从“家庭大小”、“女性形象”、“男性地位”三个方面论述了部分现代川籍作家“家庭小说”的创作特色。笔者认为巴金关注“大家庭” ,反思儒家文化 ,其他川籍作家多写“小家庭” ,反映出巴蜀地域、巴蜀文化的特性 ,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研究价值
-
论许地山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
作者:
林进桃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隐居者”系列
许地山
-
描述:
在许地山小说中女性形象耀眼的关环下,有着一批别具韵味的男性形象:那里既有自私自利的市侩人物,缺乏主见、软弱的贵族子弟,也有封建、保守的农民和旧式知识分子。以男性形象为切入点将为许地山小说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解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