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论简·爱性格的两面性
作者: 卜晓阳   梁菊宝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面性   自卑   性格   自尊叛逆   依附  
描述: 长期以来,简·爱作为传统女性叛逆者形象化身已深入人心,被人们过多地赋予女性独立和妇女解放的光环。事实上,简·爱是一个既自尊叛逆,又有自卑情结和依附心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小说的细节分析,揭示简·爱性格的两面性。
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
作者: 金寒丹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治   自我   女权主义  
描述: 本文站在女权主义的立场,审视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著作《嘉莉妹妹》,作品中的主人公嘉莉妹妹,是推翻了传统社会观念中的女性形象,打破了传统的男女定位,是一个实现自我与自治的理想女性的典型。
东西方女性的坚强与柔弱
作者: 罗鉴晨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柔弱   简·爱   坚强   女性  
描述: 在作品《简·爱》和《倾城之恋》中,其主人公简·爱和白流苏面对同样的生活遭遇,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生活的态度,特别是对爱情的态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就东西方女性的性格的异同对两个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
探析张爱玲《半生缘》中女性的男性化特征
作者: 周珉佳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生缘》   男性化特征   女性冲突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有个性的女性形象,而在《半生缘》中,顾家这个男权家长空白的家庭,诸位女性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父系制度的男性化特征,尤其是顾家姐妹。本文通过其中的女性冲突主题,解析这种男性化特征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主题。
论《穆斯林的葬礼》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
作者: 李姗姗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悲剧命运   女性人物  
描述: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尤其是塑造了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等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体现女性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敏感和独特的视角。
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儿子与情人》中瓦尔特·莫瑞尔悲剧命运原因探析
作者: 李世林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瓦尔特·莫瑞尔   性格   工业文明   家庭  
描述: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英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天才作家D.H.劳伦斯(1885-1930)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为年仅28岁的劳伦斯带来了荣誉。他打破十九世纪前辈作家的传统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风格,抒情的笔调,细腻的心理刻画,为我们创作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女性形象。如在《儿子与情人》中出现的三位女性。可正因为他刻画女性形象的成功,使大部分学者将他们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和分析那些女性人物身上。而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相对来说,就容易被人遗忘或忽视。在《儿子与情人》中,除了保罗这一男主角之外,他的父亲瓦尔特.莫瑞尔则明显被很
《莎菲女士的日记》文体功能探究
作者: 田香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日记体小说   时代意义   虚实统一  
描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早期创作的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采用日记体小说的文体形式,使文本的真实性与虚构性达到了空前统一。心灵敞开式的自我表白,贴切地表现了一个时代的心灵欲求,文体功能获得了时代意义;大胆的心灵倾诉,从有效的视角自我呈现了叛逆女性形象,文体功能获得了凝聚意义;记录和书写主人公的亲历性感受,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性和感受性,文体功能获得了表现意义。
简析哈姆莱特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王茜   轩如月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脆弱   女性角色   悲剧   哈姆莱特  
描述: 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巨作之一,《哈姆莱特》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及讨论的对象。其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为读者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画面。然而剧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多为男性,大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多是以哈姆莱特为中心的男性人物。在这个剧本中,女性人物出场不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形出现?为数不多的女性出场在这个剧本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文以女性人物为中心,将剧中出现的两个主要的女性人物:王后和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亚,结合剧中情节、时代背景及作者个人经历分析。
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和《波西米亚人》两部歌剧中女性人物的艺术特征
作者: 张瑞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唱特点   贾科莫·普契尼   歌剧《曼侬·莱斯科》和《波西米亚人》   艺术特征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从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曼侬.莱斯科》和《波西米亚人》中塑造女性人物的特点、风格等方面入手,详细地总结了演唱好普契尼两部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的方法。以使演唱者能够唱好普契尼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同时能够对声乐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有新的理解和启示。
浅议《敦煌》中女性人物的“寂寞之美”:以回鹘王女为对象
作者: 王婷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敦煌》   “寂寞之美”   回鹘王女  
描述: 在井上靖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几乎都有一种美丽而孤独的气质。其代表作之一的《敦煌》中回鹘王女清冷美丽的形象和悲惨的命运,更是一种"寂寞之美"的极致体现。本文试以《敦煌》中的回鹘王女为对象,从"寂寞之美"的两种表现,形成原因及其与"物哀"的关系三个方面,浅谈《敦煌》中女性人物的"寂寞之美"。
< 1 2 3 ... 9 10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