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探寻女性的第三条出路:论许地山的女性意识
作者: 何建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独立   个体价值   宗教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许地山前后期小说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许地山在宗教意识的"显""隐"之间,逐渐成熟的女性观以及为女性所指出的第三条出路。
新世纪《东方女性》中女性情感表现研究
作者: 周建兰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情感   情感独立   社会性别意识   《东方女性》  
描述: 作为人类的一半——母亲、妻子、女儿,女性不但是女性自身说不完的话题,也是男性说不完的话题。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女性问题就永远会成为一个讨论的焦点。在一定意义上说,女性的生存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质量。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兴致勃勃地探讨它,不断地深化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加强,女性思潮的涌现,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者们开始把女性主义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媒介等多种学科进行研究,女性研究
寻求自由的失意女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精神追求   伊利莎   《菊》  
描述: 《菊》是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的短篇佳作,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女性人物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占有极小的分量,也没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为了填补这种空白,本文以小说文本为基础,通过对女主人公与菊、丈夫和修补匠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揭示出她渴望自由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作家的创作思想。
解读《红字》的女性意识
作者: 严玲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字》   女性意识   海丝特   白兰  
描述: 《红字》是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最杰出的代表作,它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吸引了众多的目光。通过对《红字》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解读,我们看到了作者所刻画的一个坚毅不屈,追求幸福、尊严和女性价值,渴望男女地位平等的勇敢的女性形象。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林香扬   来源: 成才之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形象   妇女  
描述: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是鲁迅塑造的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女性,小说对女性形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揭示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鲁迅把"妇女解放"这个问题放在社会解放这个社会思想大课题来进行探索的,即社会解放了,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浅谈谢小娥的"女子之志"
作者: 刘文涛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之志   谢小娥   复仇   唐传奇  
描述: 所谓的"女子之志"即女子的情志或志向精神.在唐传奇中,谢小娥的"女子之志"与其他女性人物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她的复仇形象上.从复仇的原因,到复仇的方法,再到复仇的结果,都透露着谢小娥或一般或特殊的"女子之志".
女性:都市的风景线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四”后,都市女性追求真爱的身影成为都市独特的风景线,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杂糅中畸形发展的都市,一定程度上为女性的解放提供了空间和文化背景。在当时的文学文本中出现了一批迥异于传统的都市女性形象:觉醒后的新女性勇敢地实践自己的爱情宣言,却在商业化的都市中寻求不到真爱,陷入苦闷彷徨的境地;追求性爱自由的摩登女郎性感的身体成为男性欲望的对象;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为了生存臣服于男权文化的都市女性,在金钱的腐化下丢失了女性的尊严。都市女性的困境折射出女性的生存环境,独立自主的女性的成长需要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中女性意识的
关于“女性文学”命题的思考
作者: 王卫东   曾静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本质主义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命题内含了女性及女性文学的自我定位,也隐含了女性在当今文化结构中遭到的压抑和遮蔽,以及边缘性别的自我表述和反抗的立足点,它是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由于"男性"与"女性"是一种二元互证的结构关系,因而女性意识并非天然具有而是不断生成的。女性文学研究不应再执着于"女性文学"应是什么,而当把注意力放在女性文学如何表现;从作品和创作现象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真正了解、把握和引导女性文学的发展,使女性文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女子流行帅气美?:解读女性男性化
作者: 张晋碚   甘照宇   来源: 文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理特征   男性化   雌性激素水平   男性特征   男子气   遗传   不自然   雄性激素   女性形象   男人  
描述: 对于自小就比较"男子气"的女性男性化,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因为那是遗传或者说是天赋的个性使然。但是,人为地使女性男性化,则是我们所极力反对的。因为,它是功利的、不自然的。就在男人留起长发、穿起耳环、嗲声嗲气地学着女人的腔调时,女人却留起短发(甚至剃光头)、戴起墨镜、粗声粗气地学着男人的口吻,真叫人"安能辨我是
被驱逐的女性:《他们携带的物品》中女性解读
作者: 张婷婷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驱逐   战争   女性  
描述: 作为美国著名的越战小说家之一,梯姆.奥布莱恩在其作品中不仅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谬,更透过战争对人生中关于道德、历史、文化、政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思索。但其作品中却蕴涵了厌恶女性的情结,将女性表现为缺乏理解力的,不理解战争,不理解男人的形象。分析梯姆.奥布莱恩作品中的两个主要女性人物,目的在于看其是如何将女性驱逐出战争的主题,驱逐出男性世界。
< 1 2 3 ... 9 10 11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