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成语研究
作者: 陈智慧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组织构成   汉语   女性文化   语料库   女性成语  
描述: 本文以女性成语为研究对象,从词典中穷尽式整理出女性成语357条,运用语言学理论,结合社会学、历史学、女性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对女性成语进行研究,并以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DCC)为基础,选取2012年中国17种主流报纸的全部语料,对进行女性成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论文将女性成语分为专门用于描写女性的成语、与女性故事相关的成语和其他类女性成语三类,并对占据总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专门用于描写女性的成语进行了二次分类。对作为重点的女性成语文化内涵和作为难点的女性成语的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女性身体命运与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邓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女性作家   女性视角   慰安妇   女性情谊   乌托邦   性别关系   身体   女性主义思想   姐妹情谊  
描述: 由于数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历史文化的延伸性影响,以及抹杀性别差异的“男女都一样”的时代意识形态话语影响,中国当代许多女性作家以性别指认为耻,以不彰显性别为荣,并以超越女性视角与女性体验的方式或者说是化装为男人的方式写作,继而出现在文坛的中国当代女性主义作家,总是遭受冷落或非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贫弱、女性主义思想单薄、女性文化匮乏是不难理解的。在当代真正称得上女性主义作家的女性作家屈指可数。海男这位备受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创作一直集中在用女性视角与女性经验建构性别关系,意在表达女性的社会境遇、普
“失足”:挽救,还是挽留?
作者: 唐元恺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之道   水浒   红楼梦   观众   经典   妇女运动   卖淫女   特殊人群   电话亭   潘金莲  
描述: 上月大过年的,我一朋友带韩剧DVD《拜托小姐》回父母那儿想合家饕餮,谁想他妈一看封皮便叫停。这位只信晚报和央视的老人家,用今年春晚的“事实”胜于雄辩——小品《午夜电话亭》男叫“小姐”立感受
强悍的上班女郎
作者: 李一鸣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办公室   女权主义   主流电影   故事   主流叙事   都市女性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黑社会犯罪  
描述: 上班女郎的故事可以看作是现代都市女性自己的传奇,它们的出现给女性进入电影的主流叙事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大多数电影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一种类型化方向发展。例如它的故事、人物、背景以及情节模式,甚至嵌入其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大多数常规化的电影来说,战争、冒险、黑社会犯罪和大多数动作片基本上是男性一统天下和角逐于其中的世界,而留给
“女星社”及其出版物《女星》和《妇女日报》
作者: 胡蔼立   殷子纯   来源: 历史教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团体   妇女日   邓颖超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出版物   参考价值   知识分子   女星社   封建军阀  
描述: 1923年4月,由邓颖超等几位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天津组织了一个妇女进步团体“女星社”,并出版了《女星》和《妇女日报》.“女星社”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进行关于妇女解放、女子教育等宣传和实践活动.不仅对推动当时的革命斗争和妇女运动起了较大的作用,而且保留了许多珍贵史料,对研究天津乃至全国早期的妇女运动史和革命史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1922年8月,邓颖超、王贞儒等应天津达仁女校校长马千里的聘请,回津任教。在她们周围聚集了一批曾经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而又热心妇女解
历史·女性·救赎
作者: 王卉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历史   《金陵十三钗》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选取了国内作家较少触及的南京大屠杀题材,以中篇小说的架构,回望了那个历史事件,显示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关注和良知.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性人物的形象和心态,同时展现了女性在那场灾难中受到的非人伤害.小说末尾,金陵十三钗的舍身赴死,是灵魂的自我救赎,也是人性之花的美丽绽放.
做女人挺好
作者: 侯兵   来源: 热风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三八妇女节   “包二奶”   知天命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妇女权益   《婚姻法》修正案   置之死地而后生   大学毕业  
描述: 到知天命的年龄,才悟出“做女人挺好”的道理,颇有点饱经沧桑的讽刺味道。刚大学毕业的女儿听我这么说,满脸的不以为然。也难怪,自己像她这么大的时候,不是也曾感叹:为什么不生就一副男儿身,可以少受多少身体的苦痛,毫无顾忌地闯天下呢? 我生在好时候,恰逢新中
忆《现代妇女》
作者: 黄慧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苏文化   现代妇女   妇女委员会   国民党   妇女运动   妇女生活   第二次反共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妇女儿童   妇女联谊会  
描述: 忆《现代妇女》黄慧珠1943年元旦,《现代妇女》创刊于当年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她是由邓颖超同志倡议创办的。主编曹孟君。1946年8月迁上海出版,1949年解放军渡江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前后坚持出版6年多。她是抗战后在国统区坚持出版时间最长,也是继...
农村“留守”的呼唤
作者: 路边   来源: 致富之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骚扰   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留守女   外出打工   农村妇女   丈夫   精神负担   离婚案件   农村改革   妇女组织  
描述: 农村“留守”的呼唤路边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力,青壮年男劳力纷纷走出家门,到城市打工挣钱,而把家里的一切统统扔给妻子们操持。这些"留守"撑起了农村大半个天甚至一个天,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是有目共...
清末北京妇女运动的萌发:第一个北京妇女报刊、妇女团体的出现
作者: 刘宁元   来源: 2011年人文北京与文化创新能力建设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创刊的《北京报》不仅是北方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而且是当时全国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妇女日报,就近代北京妇女报刊而言
< 1 2 3 ... 45 46 47 ... 2155 2156 21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