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柳·彼德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的悖廖艺术手法
作者: 王卓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效果   表现形式   悖谬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   生存环境  
描述: 柳德米拉?斯捷凡诺夫娜?彼德鲁舍夫斯卡娅(Людмила?Стефановна?Петрушевская? )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的戏剧家、作家。她凭借自己独特的创作艺术手法,得到了女性文学研究者的密切关注,悖谬艺术手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我们从作家的作品入手,分析了她笔下主人公孤独的人生,分裂的性格,挖掘了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展示了悖谬艺术手法的应用,阐述了其创作意义。作家以悖谬艺术手法表现了人物生存环境,揭示出了作家创作的倾向和审美意图。最后分析了彼德鲁舍夫斯卡娅作品悖谬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辛辣、
蒙元后妃生活考
作者: 王鹏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   蒙元   后妃  
描述: 蒙元时期是蒙古族内部和其他民族的整合、融合和空间扩展时期,蒙古政权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都发生了转变。在这种背景下,蒙元后妃的生活也折射出了鲜明的民族特点、时代特色。本文从历史学的研究角度,借鉴社会学、女性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蒙元后妃的生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以期展现蒙元后妃真实的生活画卷,进而对在传统和变革摩擦中的蒙元社会给予较为真实的再现和补充,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蒙元后妃的研究做了简单的学术回顾,阐述了撰写本文使用的基本史料、原则和方法,并对蒙元后妃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定义
唐代宫词研究
作者: 梅红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宫词   女性文学   宫怨诗   历史学   民俗学  
描述: 宫禁,是一片神秘、特殊的天地;对诗歌而言,宫禁又是一个敏感、特殊的题材。高高的红墙之内,交替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喜剧。当一篇篇哀怨的诗篇传出禁庭,迅速引起广泛的反响。终有敢吃螃蟹的人,提笔捉纸写宫禁。正是这些诗人的努力,才使我们今天能窥见宫廷生活的一鳞半爪。 以宫廷为题材的诗歌,自《诗经》起,历代皆有吟咏。汉有宫怨诗、齐梁传宫体诗,至唐代宫词始兴。本文要讨论的宫词,是以帝王宫女生活为主要题材的五七言绝句或近体诗。 唐顾况始创宫词之题,时人以此为题做者甚多。自从唐王建创百首连
梅娘小说论
作者: 肖艳丽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投影   审美特质   人物形象  
描述: 梅娘,原名孙嘉瑞,吉林长春人,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华北沦陷区主要的女作家,同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沦陷区作家”里为数不多,依然健在的一位。她一生遭际坎坷:幼年丧母,少年丧父,青年丧夫,老年失子。文革期间被打成“汉奸”,“右派”,从文坛消失。文革结束后,随着文学界对于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推进,梅娘开始在文学史中“复活”。1997年梅娘作品被列入中国现代文学馆编选的现代文学百家书系,开始受到文坛的关注。梅娘的文学创作跨越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两个时期。她的小说大多在建国以前完成,并在沦陷区发表和出版,建国以后以散文随笔
格氏会话含义理论在《简·爱》会话语言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周育萍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爱》   合作原则   会话准则   会话含义  
描述: 关于世界经典女性文学作品《简﹒爱》的研究可谓不胜枚举。可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剖析《简﹒爱》里颇为丰富的会话含义则不多见。本文正是这样的尝试。本文首先回顾了自十九世纪以来历代文学家、文艺批评家等对夏绿蒂﹒勃朗特和她的《简﹒爱》所作出的文学研究及批评,挖掘出运用语用学理论研究《简﹒爱》的会话含义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接着,本文对Grice会话含义理论体系及其发展现状作了详细的阐述,为分析《简﹒爱》里的会话含义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支持和研究工具。本文发现《简﹒爱》里有许多典型的使用间接表达的对话,表现出小说中人物往往多违背
在浩漫的生存帷幕之下——池莉现象解读
作者: 覃佐菊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池莉现象   女性文学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实绩,其中池莉以她创作的多量、多变和多态,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和影响,成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存在。出色的小说艺术技巧和深刻的小说内涵,以及一种叛逆的写作姿态使她赢得了广泛的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她本人的写作选择之外,包涵更多的是时代变迁的信息。叛逆的结果是改变了文学的诸多传统观念,丰富了文学的写作形态。从这一观点出发,本文在全面分析池莉小说创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代表性文本的详细透视和解析,强调其在解构传统文学书写和捕捉社会历史进程等方面的突出
柳如是研究
作者: 陈敏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如是   尺牍文学   诗词赋   双重气质   艺术特色  
描述: 作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柳如是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留有自己的痕迹。她本是一名出身寒微、地位低下的歌伎,但由于明清之际社会动荡而开放,加之柳如是本人过人的天赋和胆识,使她能和当时的男性诗人诗文唱和,并以弟相称。 本文先简要介绍了柳如是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她是一位诗、文、词创作成就都很高的作家。她善用不同的文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展现自己不同的精神气质,她在诗词中所表现的“双重气质”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之一。之后,文章分别论述了柳如是的酬唱诗词和柳如是尺牍,然后以文体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各种文体的艺术特色。
“卫慧现象”论析
作者: 王瑜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写作手法   文化语境   身体写作   卫慧现象   女性书写   价值评价   女性主义  
描述: “卫慧现象”是世纪之交在中国文坛以至在世界文学圈中引起广泛争议的文学现象之一。“卫慧现象”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由卫慧特殊的写作方式、写作特点造成的。“卫慧现象”的出现是中国当代尤其是九十年代末期都市不同文化特质深层碰撞的结果。“卫慧现象”不是卫慧一个人造成的,不是卫慧一个人的现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批与卫慧有着相近创作倾向的青年女作家的创作共同影响、推动了“卫慧现象”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看,“卫慧现象”已超出了文学现象所能涵盖的范围。本文在探讨“卫慧现象”时,不再仅就文本来谈论“卫慧
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特征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linical   C   children   HCV   hepatitis   chronic   characteristic   genotype  
描述: 研究目的:了解儿童慢性丙型肝炎(CHC)病毒基因型与临床表现、血清生化改变、肝脏病理特点的关系。对象: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解放军302医院感染5科收治的年龄在2~18岁的慢性丙型肝炎患儿
教育小说视野中的简·奥斯丁
作者: 孙鸿飞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奥斯丁   英国小说   教育小说  
描述: 简·奥斯丁的作品因为都描述了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由青涩向成熟的转变历程而可以被归结为教育小说。她对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意识的关注具有某些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开启了英国小说的现代主义源泉,并对其后辈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成为一种传统,贯穿于整个英国小说史,简·奥斯丁可以被称为英国小说史中里程碑式的人物。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关于简·奥斯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教育小说的理论渊源,并限定本文的理论基点;第三部分为简·奥斯丁作品分析;第四部分将简·奥斯丁的小说与女性文学和同时期的法国小说进行
< 1 2 3 ... 2152 2153 2154 ... 2155 2156 21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