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1566 条
-
冰心“爱”的启蒙及其价值
-
作者:
张春波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蒙
爱的哲学
价值
-
描述:
冰心,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女性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先行者,她的思 想被称为“爱的哲学”。她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接近一个世纪,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 上创作历程最氏的作家之一。冰心的“爱的哲学”包含了“母爱”,“儿童之爱”和“自然之爱”。 冰心是在用她温和的方式进行启蒙,启蒙天下的母亲、启蒙周围的环境、启蒙成长中的儿童。这 种启蒙虽在当时没有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主要分引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在引言中,主要介绍了冰心文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阐述选题目的
-
探寻“自我”真诚言说:论张洁的小说创作
-
作者:
杨峰霞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女性意识
精神追求
真诚言说
探寻“自我”
-
描述:
在众星璀璨的当代文坛,张洁作为两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倍受瞩目。张洁倾注了作家生命体验的真诚写作一方面成就了她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史中的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因其为人为文的“偏激”与“尖刻”倍受争议。本文认为,探寻“自我”是贯穿张洁小说创作的主线,在言说“自我”时的“极限真诚”则是导致其作品毁誉参半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通过对张洁小说创作的整体解读,探究张洁作品中对于“自我”的开掘,以及这种倾注了作家生命的真诚言说所带来的利弊得失。 论文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张洁小说创作中探寻“自我”的发展脉络。张洁在创作观念、叙述重心以及
-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矛盾特点分析
-
作者:
郑超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矛盾特点
短篇小说
-
描述:
20世纪初期新西兰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其自然的笔触和清新淡雅的文风独树一帜活跃得在欧洲文坛,并使短篇小说这一历来不受重视的文学样式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对整个英语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曼氏小说的魅力之处不仅在于它继承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传统,精通于雕琢普通生活的细微之处和平凡人物的典型形象,更在于作者将自身复杂丰富的经历感受和价值观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具有矛盾性、双重性的基调。本文诣在透过对曼斯菲尔德作品的深入解读,挖掘其多舛命运与作品的联系,进而探讨作者渗透于创作之中的矛盾价值观。 本论文包括五
-
艾蜜莉.狄金生主观、动态、自由解放的宏观激励
-
作者:
陈美淑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实验
难下定义
不确定
探索
多方面的
自由解放的
动态
颠覆
自主自立
质问
多样的
超越卓绝
怀疑
雄浑
-
描述:
擁有跨越主流性別思想、篤信宗教、自然神學、超驗主義、及文學傳統手法的精神,艾蜜莉.狄金生在她的詩歌裡創造了宏觀【崇高分析】,展現她對於在不同意識形態、原理以及論述交會下所經驗到的解放和啟示性的想法之認識與善加運用。艾蜜莉.狄金生的宏觀表現提供了吉恩弗朗索瓦.利奧塔針對現代及後現代雄渾崇高展現一個很好的範例,並且讓讀者重新省思朗吉弩斯所論述的崇高論的概念及組成要素。從性別思想以及女性文學傳統中解放,艾蜜莉.狄金生表現了不同的自我與身分,顛覆了由社會文化主宰定義的性別特質及角色,證明了性別角色與特點並非固有侷
-
塔·托尔斯泰娅小说诗学特征探析
-
作者:
田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性
诗学特征
主题
塔·托尔斯泰娅
风格
-
描述:
塔•托尔斯泰娅是当今俄罗斯文坛较为活跃的作家之一,小说是其创作的重心,从1983年作家踏入文坛起至今共有24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问世,数量上算不上多产,却引来评论界的众多关注。依照评论界贯存的将作家分类归档的传统,托尔斯泰娅的小说作品通常被界定在女性文学和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范畴之内,而关于作品独特诗学特征的专门性解读与评析却并不多见。本文将塔•托尔斯泰娅的小说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在叙事学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修辞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原文作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一个较
-
孤寂的持灯人
-
作者:
毋二宾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编辑
妇女解放
妇女刊物
抗战话剧
女性文学
-
描述:
作为跨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女性作家,赵清阁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领域都为文学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后者,其深入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国内外对她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的文章都停留在人物传记和回忆录的层面,而基于文本本身和文学史语境的深层阐释还十分欠缺。
基于此,本文选取了自20世纪30年代初赵清阁步入文坛开始,到新中国的成立这个大概17年的时间段,主要以年代为纬,依据作家本人的心路历程以及一定的政治话语,分三阶段阐述了赵清阁的创作活动与编辑活动。
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叙述了研究对象的提出,以
-
Chippewa Tales as an Alternative Narrative: A Study of Louise Erdrich's Little No Horse Reservation Saga
-
作者:
张廷佺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路易斯·厄德里克
另类叙事
美国印第安文学
小无马保留地家世传奇
-
描述: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与斯科特·莫马迪比肩、最多产、最有成就的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之一,是印第安文艺复兴第二次大潮的旗手。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上。自1984年《爱药》荣膺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之后,她始终在文坛的聚光灯下,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追捧和关注,其作品已进入美国文学的正典,被收入多种文学选集。其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已成为美国印第安文学、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当代美国文学、比较神话学和比较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文本。厄德里克小无马保留地家世传奇由《爱药》(1984)、《痕迹》(1988)、《宾果宫》
-
论宗璞小说知识分子家园情结及其性别意义
-
作者:
孙雪莹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园情结
小说创作
宗璞
叙事手法
-
描述:
“知识分子”是宗璞小说倾心关注的一个重要群体,而“家园情结”是作者传达对知识分子复杂情感、寄托人文关怀的一个载体。宗璞小说独特的知识分子家园情结主题,标识了宗璞式的优雅和大气,使得宗璞在同时代的女性作家面前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 对宗璞小说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80年代,研究范围不大,研究层面也比较单一,之前的研究主要从审美、人道主义的视角出发,侧重于其家学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而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则主要致力于心路抉择上。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叙事学、性别理论的方法综合分析,从知识分子的视
-
青春·爱情·童话论张抗抗小说的叙事特征
-
作者:
刘雪静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抗抗
童话
爱情
青春激情
第二次天真
-
描述:
张抗抗既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历程中一位重要的主流作家,也是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中卓尔不群的一位。她的创作主要是以思想的敏锐和激情的不可遏止为特征,这与张抗抗的人生经历以及动荡变革的时代气氛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张抗抗的作品总是激荡着一股不可平复的激情和深切的向往与渴望。她关心社会意识的演变,渴望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能够得到尊重。她的作品总是结合着社会的意识和人的自身,其中总是流溢着浓重的理想色彩和时代激情。同时,作家一直保持着清醒的主体意识,在自己的创作中坚守自我立场,表现出作家的个性立场、开放的文化视阈
-
萧红创作的自传色彩
-
作者:
赵玉菡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浪
声音
自传色彩
文字
恋乡
-
描述:
关于萧红作品的评论和研究,在她生前就已开始。她病逝后,曾有一些纪念和研究文章。之后若干年,便很少为人所提及。1972年,身居美国的学者葛浩文撰写了博士论文《萧红小传》,“发现”了萧红。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掀起了萧红研究热潮,主要着眼于生活道路、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社会价值、作品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以及新时期女性文学和寻根文学对萧红研究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于其创作上的自传色彩,少有论及。本文的写作,从直觉上得到一点思绪,通过文本分析及生平资料的佐证,来尝试着讨论其创作上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