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作为另类叙事的齐佩瓦人故事:厄德里克小无马保留地家世传奇研究
作者: 张廷佺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厄德里克   另类叙事   美国印第安文学   小无马保留地家世传奇   路易斯  
描述: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与斯科特?莫马迪比肩、最多产、最有成就的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之一,是印第安文艺复兴第二次大潮的旗手。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上。自1984年《爱药》荣膺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之后,她始终在文坛的聚光灯下,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追捧和关注,其作品已进入美国文学的正典,被收入多种文学选集。其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已成为美国印第安文学、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当代美国文学、比较神话学和比较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文本。厄德里克小无马保留地家世传奇由《爱药》(1984)、《痕迹》(1988)、《宾果宫》
清代徽州才媛诗人研究
作者: 王燕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才媛诗人   徽州  
描述: 本课题以“清代徽州才媛诗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她们的著录情况,试图把握徽州才媛诗人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还原清代才媛诗人的历史情状,探究她们作为一个文学群体对徽州女性文学乃至整个徽州文学的积极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构成。绪论主要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梳理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范围,说明研究方法、论文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论文以时间为纬,以徽州才媛诗人生年先后为序,分为清前期、清中叶、晚清三章,另有年代不详者单立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清前期(顺治—康熙)24位
貂蝉形象演变研究
作者: 潘丽娜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貂蝉形象   文本分析   源流演变  
描述: 关于貂蝉的文学形象,应该是始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在这一时期,杂剧空前繁荣,貂蝉故事被大量地搬上了元代的戏剧舞台,出现了品目繁多的貂蝉戏。经过文学家和剧作家们的不断创作,貂蝉形象最终定型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貂蝉形象的流变,不仅折射出当时士人们的创作心理,而且体现出了在封建男权中心下女性悲剧的必然性。本文由此深入,探索貂蝉形象的成因及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貂蝉形象进行了研究:首先,按时间顺序阐述貂蝉形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轨迹,考察“貂蝉”一词的语
论冰心散文世界中的“爱”与“和谐”
作者: 燕晓鸣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冰心散文   情结   “爱”与“和谐”   “爱的哲学”  
描述: 冰心,是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女性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先行者。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冰心就是“纯洁”与“爱心”的旗帜。她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中,始终坚持“爱的哲学”,为中国现代乃至当代文学贡献出了一笔丰富的文学和精神财富,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突出。本论文以冰心散文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散文中“爱”与“和谐”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因素,进而论证冰心儿童散文的优越性,以及冰心散文中“爱”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本文主要分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在绪论中,主要介绍了冰心散文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并
王端淑研究
作者: 郭玲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映然子吟红集》   《名媛诗纬初编》   王端淑   女性文学  
描述: 从现有材料来看,明末山阴闺媛王端淑有考的半世生平可细致地分为闺阁无愁、家国并忧、飘蓬转徙、名起身隐四个阶段。其中,文学创作与出入社会作为她的生活方式,不仅为她赢得了当时名流的广泛称赞,更是她最终文学成就和文坛地位的坚实奠基。王端淑才情兼备,尤善文史,在清代女性文坛,尤其是清初闺阁诗坛享有盛誉。一生著述丰富,可惜由于时间的久远,其作大都亡佚,仅有《映然子吟红集》和《名媛诗纬初编》存世(民国卢冀野专门将《名媛诗纬初编》中“雅集”二卷析出,编校而成《明代妇人散曲集》)。前者作为王端淑别集,诗文诸体,广有涉略。从
漂泊与救赎—论王安忆:The Research of Wang Anyi’s Novels
作者: 唐凤琴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漂泊   寻根   命运   爱情  
描述: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一颗常青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写就了500多万字的作品。她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变、阶段性明显,几乎涉及了新时期以来所有的文学思潮,尤其在寻根文学和女性文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王安忆的小说创作,文本中流露出挥之不去的漂泊意识,其小说人物无论外在行为还是内在心理,都呈现出一种漂泊无依的状态。漂泊意识是王安忆小说创作始终不变的精神特质。王安忆是一个试图解决人类生存困境的作家,她道出了人们内心漂泊无依的状态,同时也试图为漂泊的灵魂找寻救赎的方式,以缓解漂泊途中无奈的隐痛和无望的孤独。
多元视野下的乾嘉常州诗人群体研究
作者: 伏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诗学   家族文化   乾嘉时期   诗人群体   文人心态   常州地区  
描述: 有关乾嘉常州诗人群体,严迪昌《清诗史》已作论述。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与纪玲妹《清代毗陵诗派研究》则从流派的角度对常州诗群中常州诗派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对象“乾嘉常州诗人群体”,时间上截取清代乾嘉年间,地域上指清代行政区划上的常州,在方法上采取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从文人心态、家族文学、女性文学、文人结社等多角度透视。力求对地域诗群——乾嘉常州诗人群体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与把握。 绪论部分主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从关键词入手,说明选题依据。二是概述乾嘉常州诗人群体的研究现状,其中突出介绍其核心人物赵翼与洪亮吉
日本近代以来《聊斋志异》的受容及其研究
作者: 安载鹤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案   翻译   《聊斋志异》   受容   日本近代  
描述: 近年,我国《聊斋志异》研究,引进西方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叙事学、女性文学批评,成为《聊斋志异》研究的主流。与之相对,同为汉字文化圈的日本的受容可谓我国研究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本论文将焦点集中于日本近代以来对《聊斋志异》的受容与研究,试图展现翻译·翻案的全过程及研究的倾向,在儿童文学方面作为材料的作用,并从中国研究的影响和日本的新动向,探求《聊斋志异》的现代意义。这里所说的受容,是接受与吸收的结合,与单纯接受相比,更主要在于吸收于自己的文化之中。 第一章“序章”中,首先追溯了《聊斋志异》的成书、刊行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写作研究
作者: 乔保保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意识   身体文化   消费文化  
描述: 身体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化思潮。它的产生曾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部分研究者多从道德和价值方面对身体写作进行批判,特别是深受消费文化语境影响的卫慧、棉棉及其以后的身体写作,在国内饱受争议。揭示身体写作与消费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当下研究身体写作及文学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状态提供了实践基础。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身体写作的产生过程和形成因素,分析了中西方身体文化和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对身体写作的促进作用,重点阐述了消费文化语境与身体写作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
《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
作者: 郑晓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期待视野   阐释接受   《青春之歌》   女性文学  
描述: 关于《青春之歌》的研究评论已经丰富可观,其阐释研究却相对薄弱;后者是探知民族期待视野流变与深化理解作品的新视窗,是文学研究范式的拓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接受变迁中,《青春之歌》所得到的批评和肯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受时代接受氛围和权威话语的影响,杨沫在创作文本的初期,认同了50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建立了以革命和阶级斗争为主导的叙事结构。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红色经典”再次风行之时,对革命意识形态重新确认,同时对于文本中突现的表现作家“成长”的“女性主义”再次成为了小说争论的焦点。《青春
< 1 2 3 ... 2150 2151 2152 ... 2155 2156 21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