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576 条
-
浮华世界凋零的玫瑰:菲茨杰拉德和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异化现象
-
作者:
赵劲鹰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上流社会
异化现象
张爱玲作品
爵士乐时代
美国历史
爱情
玫瑰
盖茨比
女性形象
-
描述: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是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人间天堂》、《夜色温柔》等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美国文学史经典。他的作品书写了战后美国20世纪20年代纸醉金迷
-
法国奥朗德与瓦莱丽:奥朗德:从“普通先生”到法国总统
-
作者:
张洁
来源:
中国故事(纪实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法国总统
女性形象
抚养
第一夫人
-
描述:
奥朗德成为法国总统后,瓦莱丽成为法国“第一夫人”,但由于他们并没有结婚,所以称其为“第一女友”更恰当。在外界眼里,这位现代女性形象温柔且坚毅,她不仅独自抚养了三个孩子,还曾掌掴一名对其作出性别歧视评论的男士。瓦莱丽说,她更愿意当普通记者,而非“第一夫”。
-
简析中国历代绘画中的女性美
-
作者:
朱向欣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艺术舞台
牡丹仕女图
秀骨清像
捣练图
阿旃陀石窟
捣衣
绢本设色
画中
张萱
-
描述:
女性的形象温柔而飘逸,在古今的艺术舞台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历代绘画中女性形象作为一个载体,从侧面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领域的现状。本文通过《飞天》《捣练图》《捣衣图》《牡丹仕女图》《携琴仕女图》等几幅画对女性美作一个简要的分析。莎士比亚说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
-
从女性题材的书写看萧红对东北作家群的超越
-
作者:
徐晓杰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两性关系
超越
萧红
女性形象
-
描述:
与东北作家群的众作家按照男性的想像和战争对女性的期许来塑造的硬汉型女性形象和构筑的浪漫诗意的两性关系相比,萧红却越过时代、阶级、民族等因素,而从性别出发审视女性的生存苦难,并以琐屑、卑怯、麻木、愚昧甚至冷酷等词汇消解了传统女性的温柔、善良的性格范式,破坏了对时代女性的坚韧、勇敢、不屈、强悍的角色期待。
-
中国武侠小说和西方骑士小说的女性塑造
-
作者:
黄玉云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骑士小说
贵妇人
武侠小说
唐传奇
-
描述:
武侠小说和骑士小说是中西方出现的两种重要类型,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骑士小说其中涌现了大量的爱情题材作品和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武侠小说中个性独特,侠骨柔肠的女性。骑士小说中温柔敦厚的女性。都各具特色使人为之迷醉。
-
人面桃花两相映
-
作者:
张强
张丽霞
来源:
读与写(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婴宁是蒲松龄所描写的诸多女性形象中的一个。翻开《聊斋志异》,我们可以看到《娇娜》、《青凤》、《聂小倩》等以篇中女主人公直接命名的篇目。这些女性形象在蒲松龄的笔下,或秀婉温柔,或刚直不屈,或贞洁自爱,或清新脱俗,无不如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
成长小说视域下的青山七惠小说研究——以《窗灯》等四部作品为中心
-
作者:
李星
潘庆敏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山七惠
自我寻找
成长小说
回归
女性
-
描述:
本文就青山七惠《窗灯》《一个人的好天气》《温柔的叹息》《碎片》四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个体成长”这一主题展开系统梳理,发掘现代年轻女性成长历程中自我的寻找与回归主题以及作品之间的连贯性,进一步揭示个体成长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为读者深入理解现代日本女性、日本社会提供独特视角。
-
罗帕一方情千许—饰演陈赛金有感
-
作者:
孙雪莲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谙世事
女驸马
夫妻生活
老三篇
富顺
赛金
罗帕记
罗衫
《天仙配》
双合镇
-
描述:
《罗帕记》与《天仙配》、《女驸马》并称为黄梅戏经典大戏"老三篇",所谓经典,即是令听的人百听不厌、久久回味、难以忘怀,让演的人亦是动情入心,深受其影响。《罗帕记》不同于《天仙配》和《女驸马》,它情节生动的讲述的是夫妻生活坎坷不平的悲喜故事,集中反映了女主角陈赛金善良贤惠、温柔体贴、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
-
硝烟中的人性灵光―评孙犁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一光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美
人性
审美情趣
-
描述:
孙犁是现代文学史上富于个性的作家。他以作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审美体验,以女性为审美对象,以战争为创作的大背景,创作出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形象,温柔的女人,诗化的战争,以人性的笔触给现代文学留下了浓重的一页。
-
茨威格女性意识的来源
-
作者:
李瑶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女性意识
双性同体
女性声音
-
描述:
作为与莫里亚克、契诃夫并称为20世纪欧洲三大中短篇小说家的斯蒂芬·茨威格,以其独特的“温柔”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这与其女性意识是分不开的。从传统女性伊达·茨威格、新女性弗里德里克、双性同体、女性声音等四个层面对其加以探究,可以寻获茨威格女性意识的来源。
<
1
2
3
...
22
23
24
...
56
57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