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邱华栋与朱文欲望化都市写作之比较
作者: 谭晓芳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文学   欲望化写作   邱华栋   朱文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格局趋于多元化,其中,城市文学的繁荣给中国文坛带来勃勃生机。邱华栋和朱文作为90年代城市文学作家的代表,他们的都市写作创下了不菲的成绩。 本论文主要在萨特存在主义理论的观照下,以欲望化都市写作为切入点,分别从书写欲望化都市情绪、都市奇观与市井庸常、欲望人生的展演、女性形象的物化、欲望化叙事策略五个方面对邱华栋及朱文的欲望化都市写作进行比较。邱华栋和朱文在创作中肯定和张扬个体欲望,邱华栋的都市写作更关注欲望特别是物质欲望对现代人生存的巨大吞噬性;朱文则着重于表现欲望的匮
对《欲望号街车》主人公“布兰奇”的悖论解读
作者: 杨欣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布兰奇   想象   疯癫   谎言   欲望   悖论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被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欲望号街车》一向被视为田纳西最好的作品。他以细腻,委婉,诗意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女性形象——布兰奇。可是,在以往的评论中,对布兰奇的解读大多失于片面。仅仅将之归为被动接受父权压迫,工业摧残的替罪羊形象:“沉迷幻想,逃避现实”,是远远不够的。它忽略了文学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文学是用其语言的虚构反映现实的真实。而真实往往不是单一固定, 而是充满悖论和矛盾的不确定。在《欲望号街车》中,这种悖论更是在布兰
《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中美狄亚形象的解读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性   俄罗斯民族精神   美狄亚形象   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   《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  
描述: 从988年基辅罗斯大公接受东正教作为国教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曲折漫长的一千多年里,俄罗斯的东正教作为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俄罗斯国家、俄罗斯民族、俄罗斯民族文化和俄罗斯民族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要正确解读俄罗斯文学作品,在重视文学创作内在机制和文学性的同时,还应兼顾文学作品中包括最具民族精神特征的宗教性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唯有如此,才是全面和深入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最佳途径。乌里茨卡娅是当代俄罗斯文学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在《
其·敖特根其木格小说研究
作者: 红艳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其·敖特根其木格小说   形象   主题  
描述: 本论文系以研究中国内蒙古当代作家其·敖特根其木格的小说为目的。在本文第一章中,对其·敖特根其木格小说中所塑造的形象体系分为女性形象、《革命者》、喇嘛及迷信者、被害人来分析的。在第二章中,以其·敖特根其木格小说的主题思想由作家对民族盛衰的忧虑、民族文化弊害的批评及对民族遇到的灾害进行了反思等三部分来分析的。在第三章中,在其·敖特根其木格小说的艺术手法中具体分析了传统创作方法表达方法和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及形象塑造的倾向—形象的类型化。
《红楼梦》与南北文化差异
作者: 潘迪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饮食   融合   交通   南北文化差异  
描述: 本文将基准点放在日常的饮食和出行还有女性的形象塑造上来展示《红楼梦》中体现出的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交融。文学作品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反映,素材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红楼梦》这部作品因为其作者生活背景的两极差异性,以及两种不同地域的生活对其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故此作品中呈现了鲜明的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中国南北文化大致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属于北方文化,长江以南属于南方文化。这两种文化截然不同,艺术上南雅北俗;建筑南奇北雄;服饰上南秀北朴;饮食上南甜北咸,等等。文化的地域特色能够体现出深邃的历史沉淀,同时也对
论尤瑟纳尔历史小说中的男性视角
作者: 靳颖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masculine   strategies   narrative   angle   historical   Youcenar   novel  
描述: 尤瑟纳尔是20世纪以写作历史小说著称的作家之一。她的历史小说塑造了一些男性历史人物形象,并表现出对男性的关注和赞赏,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男性视角。本文以尤瑟纳尔历史小说的性别叙事视角作为出发点,旨在对尤瑟纳尔的历史小说文本进行阐述和解析,力图探讨性别视角对于小说叙事和男性形象塑造的意义,从而揭示作者的写作姿态和小说的内在意蕴。 从技巧层面看,尤瑟纳尔历史小说创作的男性视角表现在她的一系列叙事策略的使用上。本文从男性叙述者、男性语言和男性心理这三方面结合尤瑟纳尔的文本进行了分析,并和相应的女性策略进行比较,从而
中学语文性别差异教学研究
作者: 张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性别差异  
描述: 语文新课程改革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进行完整性建构为教学最终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从学生的本体实际与需求出发,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本文根据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通过对 130 多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语文教学观念与实践进行研究与分析,力图揭示语文教学中的性别盲点,和实际存在的性别问题,明确男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性别差异,以及进行性别差异教学的必要性,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对现有的语文教学活动提出可行的教学策略.
反英雄的英雄——亨利与尤索林比较研究
作者: 王瑛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尤索林   英雄观   武器》   亨利   约瑟夫·海勒   海明威   《第二十二条军规》   《永别了  
描述: 国内外学者对《永别了,武器》和《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胜枚举。对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研究已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态势,主要集中在硬汉形象、悲剧意识、女性形象、虚无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研究也是很活跃的,主要集中在黑色幽默艺术手法探析、尤索林人物个性分析、人物象征意义分析、作品主题分析等方面。综观学术界研究成果,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作品的研究或者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上,却未能对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亨利和尤索林进行比较研究。而本文通过《永别了,武器》、《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性别的声音
作者: 边玉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声音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在世界诗坛已饮誉30余年之久。她毕生创作了1775首诗歌。她的文学天赋就在于她虽然生活在自己的那个时代,但是她却能够预测思想动态与诗歌主题。她被公认为美国现代诗歌创始人之一。她是一位前现代主义诗人,更是一位有勇气与叛逆精神的女性。她所独创的那种支离破碎、多元和意象主义的特征近来被界定为现代主义诗略。她隐晦的诗风、模棱两可的标点和大小写,变化的谴辞以及诗作的多版本性导致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解读。读者为之迷惑,为之惊叹,为之欣喜。这些相左的解读吸引了各国学者的目光,包括中国。
中国现代作家对福楼拜的接受研究
作者: 韩晓清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福楼拜   原因   接受  
描述: 由于五四新文学时期中国文学中现实主义的缺席、“科学”精神和“真与美”的缺失,福楼拜以客观冷静的科学的写作风格,追求美的方式,对待写作的苛刻态度,以及毕生对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神话式的隐喻探索和书写,被中国现代文学所接受。他的这种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以及在创作中常常呈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和审美心理机制以及创作理念,对丁玲、李劫人和茅盾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及其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丁玲学习和继承了福楼拜幻想与现实的对比手法以及细腻的心理描写等特点,创作出《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在暑假中》等作品,塑造了许
< 1 2 3 ... 1681 1682 1683 ... 1690 1691 16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