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家庭意识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夫妻关系   家庭   女性的自我意识   个人与家庭间的关系  
描述: 王尔德有四部社会喜剧代表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个不重要的女人》、《理想丈夫》和《真诚的重要》。这几部代表作因总体上突出、明朗的现实性表现手法而与真正意义上的唯美主义作品相去甚远。本文认为王尔德在这几部戏剧的创作中,从家庭领域出发触及到当时维多利亚社会的不少方面,因而从这个层面看,这几部代表作显现出“由内向外”的手法。这也是本文选 “家庭”作为论述重心的关键原因之一,而“家庭意识”主要指人们在涉及家庭领域时具有的相关认知,有时这些认知在个人的意识观念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甚至成为个人的某些观念和理念
歌剧《屈原》唱段中婵娟唱段的研究
作者: 袁娜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婵娟   施光南   音乐分析   演唱处理  
描述: 作者通过《屈原》这部歌剧歌颂了勇于追求真理,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论文主要对婵娟的唱段进行研究,而婵娟的形象就是整部歌剧的主题形象,婵娟就是追求真理的美好的橘树的化身。在这部歌剧中,婵娟参与演唱的唱段有三首。通过这个唱段把这位追求真理的女性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本文详细剖析了歌剧中婵娟参与演唱的三首唱段。本文通过对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家介绍希望能够对演唱者了解这部歌剧提供些许参考。本文结合了三首唱段的音乐分析以及演唱处理等方面来展现了婵娟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希望可以对我们
布勒特·哈特短篇小说的人物研究
作者: 万佳悦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   布勒特·哈特   短篇小说  
描述: 布勒特·哈特是重要的美国西部小说家。《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中称他是“现实主义时代西部传统的第一个代表”1。哈特一生作品丰富,其中以短篇小说最为著名。哈特的短篇小说以美国西部为背景,大多故事
探析玛莎·格雷姆舞蹈创作的艺术特色——以《黑夜的旅程》等作品为例
作者: 陈音竹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玛莎·格雷姆   人性   生命观   精神分析  
描述: 本文通过对“玛莎·格雷姆对动作技术的开发”“对戏剧性结构的追求”“对人性的探究”和“对生命的关怀”诸方面问题的阐述与论证,从“收缩——伸展”的技术本身入手,重点就技术中某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及剖析它们在作品中的体现,由此推论出形成浓厚的个人风格性动作特征的必然性;接着,论述格雷姆以全新的角度塑造女性形象,运用独特的编创手法进行创作,形成了一种新的剧场舞蹈的表现形式。格雷姆的众多作品中体现着她对精神分析美学的追求和运用,借助希腊神话深厚的精神真理来实现她对人类心理空间的探秘和人性的深入探索。无论是在作品
承续与坚守:论钟理和的乡土小说
作者: 张利灵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书写   原乡观   文学地位   钟理和  
描述: 钟理和是十分重要的台湾乡土作家,他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坚持乡土书写,游离于当时主流的“反共文学”的思潮之外,呈现出独特的创作倾向和审美追求。这种对台湾乡土的执着表现源于其对中国大陆原乡的幻灭。钟理和的《原乡人》及其在中国大陆时期的创作都充分展现了他原乡观的变化历程。回台后作者执着而坚韧地书写台湾人的各种困境及人性善恶,有作为寻求精神救赎存在的鲜明澄澈的女性形象、有在时代的暗涌下苦苦挣扎的悲苦农民群体、也有沉默悲哀的小知识分子,同时还倾心描塑了一群早熟、懂事的儿童群像。以此来表达钟理和对台湾乡土世界的认可和
语料库驱动的《尘埃落定》解读
作者: 翟立融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故乡情结   语料库驱动方法   解读   《尘埃落定》   身体部位   傻子  
描述: 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于二零零零年获得第五届矛盾文学奖。自此以后,读者更加关注它了,学者也将其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库驱动及文献回顾的方法,利用语料库的数据及证据,本文从以下四个维度对该小说进行了解读:三位主要男性角色,女性角色,人体部位---脸和舌头,以及与家乡相关的词语。这四个角度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别: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其中包含了小说的主题分析,叙述视角的分析,以及作者的故乡情结分析。文章的结论归纳如下。第一,在小说《尘埃落定》,“我”作为叙述者、参与者、见证人以及评价者,四位一体、多重叠加揭
蒋晓云小说研究
作者: 张立娜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闺秀文学   蒋晓云  
描述: 二代区别开来,试图做随国民党逃到台湾底层普通老百姓的发言人,描绘民国离散图景,补足历史拼图。第二章和第三章,运用
论严歌苓历史书写的多重视域
作者: 廖姝清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域外视域   严歌苓历史题材小说   日常化历史书写   女性视域  
描述: 近年来严歌苓的创作颇受文学界的关注。她作品中历史题材小说占相当大的比例。她的历史题材的小说,以小人物的生活为视点书写故国历史,以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还原历史,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状的观察。本文主要是以严歌苓历史题材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视域、女性视域、域外视域三重视域对其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做深度的解析。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式,深入研究严歌苓系列历史小说,把握作家创作所持的历史观,及个人化的言说方式。绪论部分分析整理了严歌苓历史小说研究的现状,由此发现严歌苓历史题材小说具有的巨大言说空间,阐述论文的创
对抗男性历史——艾德里安娜·里奇《狂野的耐心带我远行》之误读策略
作者: 王盼盼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德里安娜·里奇   哈罗德·布鲁姆   《狂野的耐心带我远行》   强劲诗人   误读  
描述: 艾德里安娜哩奇(1929-2012)是美国重要的女性主义诗人、批评家和散文家。她丰富多产的作品在文学界广受赞誉,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美国诗人,更是哈罗德·布鲁姆误读理论下的“强劲诗人”。位列“强劲诗人”之一意味着无论是在诗歌技艺上还是思想深度上,相对于前辈而言里奇都有很大的突破。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里奇是如何获得心理和美学上的双重权威的?诗集《狂野的耐心带我远行》是里奇历经四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本文立足于这样一个问题,以该诗集为研究对象,研究里奇迈向“强劲诗人”之路所采取的策略问题。在哈罗德·
歌剧《图兰朵》和《蝴蝶夫人》中东方元素运用的研究
作者: 陈晓鹏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蝴蝶夫人》   东方元素   《图兰朵》  
描述: 普契尼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在继承了传统音乐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使他所创作的歌剧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以普契尼创作的《图兰朵》和《蝴蝶夫人》两部歌剧为例,分析普契尼对东方元素在歌剧创作方面的运用。通过对歌剧中出现的东方旋律及唱词、东方女性形象的塑造、东方服饰和舞台布景以及东方民俗和文化的应用,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论述东方元素在普契尼歌剧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
< 1 2 3 ... 1654 1655 1656 ... 1690 1691 16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