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917 条
-
秃头戈女:行动的女性主义
-
作者:
李心沫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女性特质
父权文化
艺术家
女权主义
中国
女阴
作品
秃头
女性主义艺术
-
描述:
"秃头戈女"借用法国荒诞剧作家尤里斯库《秃头歌女》的谐音,以"戈"代"歌",生成新的意指和内涵。秃头去性别化,因而具有后女性主义的特征——跨性别,成为颠覆父权文化和性别二元论的图像符码。"戈女"又给
-
从文化视角解读《女女女》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文君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少功
文化寻根
都市文明
传统文化
-
描述:
《女女女》是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文化解读,分析了传统文化没落后,现代都市文明的危机以及作者的寻根旅程。
-
神女,妖女,凡女:论《西游记》中的女人们
-
作者:
林童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文化
《西游记》
女性人物
-
描述:
《西游记》是明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它虽然是一个取经故事,但在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几乎每一处劫难都有女性出现.《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分女仙佛、女妖魔以及凡尘女子三类,她们对人情人性的渴求,对生命长存的期望,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传导出回归人性的时代趋向
-
丁朝君的《女人系列》
-
作者:
吴淮生
来源:
朔方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同义语
女儿国
散文
成组
爱情
不同类型
女性心态
女性形象
审美视角
-
描述:
迄今为止,丁朝君女士已经发表了一系列总题名为《女人系列》的成组散文,加外二篇未入《系列》的“系列”,《女人眼里的男人》及《话说男人》,就是6篇了。在读者面前,敞开了女儿国的门扉。在人们,特别是男人们的心目中,“女人”,几乎是美丽、温柔、端庄、姣好、细腻……的同义语。自古以
-
妇女觉醒的标杆
-
作者:
钟伟轩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由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飘》深刻体现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女性思想转变和行动改变的歌颂。《飘》中所描绘的女性生活是悲惨的,这也是南方奴隶制社会女性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众多具有个性的女性形象,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时代对女性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先进女性的奋起反抗,在充分肯定女性对南方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肯定的同时,也对以郝思嘉为代表的女性敢于追求爱情和自我意识,勇于实现女性自我价值予以肯定。
-
“妇女形象”批评
-
作者:
特丽尔·莫伊
张来民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妇女形象
新文学
妇女文学
西方文学批评
西方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是西方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随着女权政治运动的日益高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批评方式。这是一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文学批评。它试图抛弃男人的“眼镜”,用妇女自己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整个文学史,并努力创造妇女自己的新文学.长期以来,由于妇女在社会中受到岐视,相应地女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一直很低。正统文学批评完全以男性的批评标准和审美理想去衡量女作家的创造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抹煞了妇女文学的独特性。毫无疑问,女权主义批评的产生是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大转
-
“妇女形象”批评
-
作者:
特丽尔·莫伊
张来民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形式
正统文学
文学作品
妇女形象
妇女文学
意识流小说
批评标准
女权主义批评
文学批评史
批评方式
-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是西方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随着女权政治运动的日益高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批评方式。这是一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文学批评。它试图抛弃男人的“眼镜”,用妇女自己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整个文学史,并努力创造妇女自己的新文学.长期以来,由于妇女在社会中受到岐视,相应地女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一直很低。正统文学批评完全以男性的批评标准和审美理想去衡量女作家的创造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抹煞了妇女文学的独特性。毫无疑问,女权主义批评的产生是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大转
-
“妇女年”之后的思考
-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妇女就业
行动纲领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1995年
电视报纸
-
描述:
据一位出版界的人士说,1995年的中国,出的最多的书是研究妇女和以妇女为主要读者的书;电视报纸最热门的栏目和题材是妇女;中国市民最关注的热点是妇女问题……这一切自然缘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所以称1995年为中国的妇女子应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为做本世纪全球最大的一次妇女盛会的东道国而骄傲,为大会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然而我们不可能总停留在1995年。盛会给我们蒂来了
-
我眼中的“淑女”和“书女”
-
作者:
林天依
刘俏
来源:
中学生优秀作文(初中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理解
精神世界
大家闺秀
历史
不义之财
读书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气质美
-
描述:
想必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淑女"永远是被许多人推崇的一种女性形象。而"书女"自古至今不太招人喜欢,不是有那样的话吗: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我看来,淑女和书女在本质上就有极大差别。书女是饱读天下书、腹有诗书
-
对妇女的告诫
-
作者:
谢宇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弗吉尼亚,沃尔夫是本世纪初英国著名女作家,现代派小说的代表。 全文主体分为四部分,以思想内容为线索,通过分析沃尔夫的四部长篇小说《夜与昼》(1919)、《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岁月》(1937)以及一部短篇小说《存在的时刻》(1928),展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传统观念下生活的英国中、上阶层女性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一部分着重分析沃尔夫作品中女主人公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外界,她们维持着英国中、上阶层有教养女性的形象。她们能干、贤淑,主持着各种各样 的聚会,经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