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作者: 曾丽华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女性话语   20世纪90年代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以独特的性别意识,刻意营造一个女性自由言说的阴性世界,试图构建女性历史谱系,张扬女性欲望和生命体验,大胆描述同性情欲,解构传统女性形象,以达到颠覆男权、构建女性话语的文化意义。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亵母”现象
作者: 张宇华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亵母”现象   20世纪90年代  
描述: “母亲”在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中一直是圣洁与无私的化身。但20世纪末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小说中,却一改这种写法,许多文本在涉及“母亲”形象时,采取了极端的“亵母”写法。所谓“亵母”,指在文本中对母亲形象加以毫不掩饰的亵渎,不再维护母亲的尊严,不再将“母爱”视为惊天地、泣鬼神的世间大爱,而是将母亲形象彻底瓦解、粉碎,把她们塑造为一个个“恶母”。大体来讲,可以将这些“亵母”书写分为冷漠隔阂、贪婪淫荡、凶狠残忍等几种。本文分层次来列举一下这类作品,从而透视当代女性小说在“亵母”主题上的一些群体特征。 20世纪90
性别注视: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何思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电影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根基,性别塑造着人们的阅读、思维、语言和生活。它将人们划分为不同阶层,决定着权力的归属,作为文化的载体并不断加以巩固。本文将性别与电影结合,旨在通过挖掘女性与男性以及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来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方法主要建筑在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由劳拉·莫尔薇开创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之上本文研究了近50部20世纪90年代广受欢迎且颇具影响的美国电影,其中多数为好莱坞主流获奖影片,也有几部独立制作。无论是在女性电影还是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电视剧的流变及其特征
作者: 陈欢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伦理电视剧   特征   流变   20世纪90年代  
描述: 中国电视剧诞生于1958年,在短短的50多年里,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剧更加繁荣,其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格局,通俗剧创作显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作为通俗剧中的一支,家庭伦理剧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大发展,已经引起广大学者的极大关注。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的逐步深入,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也越来越多样化。在由政治――伦理为中心的社会转向以商品――市场为中心的社会之际,人们的心态发展复杂化,这种变化就为家庭伦理剧的创作带来诸多的挑战和困惑,使之增添了
沉潜中的行进:2003—2008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若干著作的笔记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笔记   著作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文学理论批评   性别意识   女性  
描述: 中国内地的女性文学理论批评,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初现锋芒,到90年代随着性别意识的大面积苏醒和自觉,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21世纪以来,像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样喷发式的发展势头减弱了,但它依然在沉潜中行进,如一
视野之外的真实——评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
作者: 郑斯扬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论   历史书写   历史文化语境   中国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当代   20世纪90年代   林丹  
描述: 新时期以前的批评者大都将关注重点放在中国女性文学产生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的考察之上,持有一种既反抗又兼容的批评立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来研究文学的学术实践大量出现,中国女性文学史的书写者以颠覆传统男性话语为目的,开始了更具鲜明的以女性主义理念为基点的重构女性文学活动的历史书写样式,(可以称之为"女性主义书写").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