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微
作者: 张蔚   常亮   来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英国文学   20世纪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首先介绍了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划分的3个阶段,并据此介绍每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及其文学文本研究。本书共分为4章,每一章都考察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概述,文本个案研究运用的文学批评方法把女性主义同精神分析、伦理学、文化研究、酷儿理论、新历史主义等批评方法相结合,基本涵盖了学界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比较清晰地展示出后现代视野中对文学文本进行多重阐释的可能。
20世纪菲华女性家庭和社会角色变迁的研究
作者: 敖梦玲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20世纪   家庭与社会角色变迁   菲华女性  
描述: 在海外华侨华人研究中,女性研究较为薄弱,迄今为止,有关菲律宾华侨华人女性的研究还非常少,笔者希望就此课题展开尝试。根据2013及2014年两次暑期赴菲调研所获文献及访谈资料,本文分三个时期对菲华女性家庭与社会角色的变迁进行了梳理。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20世纪前,赴菲女性人数极少。1898年美国统治开始后,将排华法案引入菲律宾,此间仅有少数女性能以家眷身份入境,其活动主要局限在家庭。30年代后国内动荡的局势促使成规模的女性以难民身份赴菲,这既壮大了菲华女性的力量,也减少了以往由于性别比率悬殊而造成
《子夜》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成就
作者: 金怡蕾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20世纪   《子夜》   女性形象   30年代  
描述: 《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作为一部全景观地展现当时社会的长篇小说,《子夜》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主人公吴荪甫,而是那些作为“绿叶”出现的女性形象。这些性格各异的女性,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演绎着各自的悲喜人生。
女性人类学与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作者: 刘佳全   蒲云萍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20世纪   边缘学科   学术界   女性话题   女性人类学   60年代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再度兴起,激起学术界各个领域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女性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人类学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什么是女性人类学呢?简而言之,是以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女性主义的一种理论与方法视角,又可理解为女性主义和人类学相结合的一个边缘学科或理论。二者相辅相成,以人类学特有的视角来研究女性,研究女性的同时又带给人类学方法论的反思,它是重新塑造女性主体的研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