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意义再思考
作者: 范景兰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19世纪  
描述: 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大量的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深入细致并更加客观地梳理、辨析她们的创作意义,有助于加深对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客观评价,也将对今天的女性文学创作及研究带来启示。
解读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演变历程
作者: 方永兰   来源: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演变历程   19世纪   英国女性文学  
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涌现了许多出色的女性文学家,打破了传统文学中以男性为主的局面。本文以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艾略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世纪女性文学繁荣的成因,并以文学中女性意识为研究视角,解读了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演变历程,即女性意识的萌发、觉醒到变化和冲突,再到女性的内在困惑,进而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情况。
十九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关系网络
作者: 魏爱莲   云妍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   文学关系网络   女性写作   19世纪  
描述: 传统中国女性是在家庭背景内进行诗歌写作,自17世纪以降,特别是明代覆亡后,在没有家庭纽带关系的诗人群体中出现了重要的文学联系。这些诗人可在家庭背景外进行写作并希冀获得声名。这一关系结构为文学网络。网络采取正式的诗社形式,其组织的建立依不同群体而互不相同,但网络发展的总体模式并不受这些变体的影响。在个体相识者间,其距离可能会很远,书信便成为联结网络会员的关键手段。此外还有其他相关因素,诸如袁枚的倡导也很重要,袁枚鼓励女性读书、交游、出版作品。他是18世纪中期以来倡导女性读书最著名的一位。他的努力结束了18世
佳丽与书籍:19世纪中国女性与小说
作者: 魏爱莲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和女性影响   19世纪   章回小说  
描述: 在晚清小说界革命之前,19世纪已经出现一些中国女性受到《红楼梦》的影响,出来创作章回小说,成为古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峰。女性和小说,尤其是与弹词、白话小说之间的联系已经比之前大为接近。小说有恰当的道德立场(弹词通常这样),人们也愿意购买、阅读,且符合相似的道德标准。《红楼梦》对于读者的魅力并非是道德性的,《红楼梦》抛出了“红颜薄命”的质疑,引起了女性诗人的关注,并获得很多女性的同情(虽非全部)。17世纪女性并不开展小说方面的活动,19世纪有些女性评判《红楼梦》。整个19世纪,女性推崇《红楼梦》,但
解读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余静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觉醒   高涨与退潮   19世纪  
描述: 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女性小说领域发展迅速,涌现出了大批的女性作家和文学作品,其中简·奥斯丁、盖斯凯尔和乔治·艾略特等人最具代表性。她们的作品刻画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对此,本文分析了这一时期小说繁荣的背景,并从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高涨、退潮三个领域,梳理了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演变历程。
转型期的女性婚姻观探析:19世纪英国女作家与20世纪中国女作家小说比较
作者: 石燕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转型期   19世纪   女性形象   婚姻观  
描述: 女性的唯一出路是结婚并在婚后扮演传统女子的角色履行她们的妻职、母职?或是应该重塑自我形象不依赖婚姻生存且冲破家庭走向社会?还是婚姻与事业两不误既能享受家庭的甜蜜又能成功地扮演妻子、母亲之外的公共人角色?在此试图在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上来深刻的认识在转型期的历史社会中,在面临社会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观念的冲击时,妇女所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与生存状态,以期对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语境中女性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有所启迪。
透过《米德尔马契》看19世纪英国的女性伦理观
作者: 高李莹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伦理观   乔治·艾略特   《米德尔马契》   英国   19世纪  
描述: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的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不仅集哲学思辨与艺术鉴赏力于一身,且对女性问题颇为关注,她塑造的很多女性形象,都极富代表性,透露出强烈的女性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米德尔马契》,透过《米德尔马契》来解读乔治·艾略所持的英国19世纪的女性观。
谈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杜春荣   来源: 朝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19世纪   女性  
描述: 谈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意义思考
作者: 王晶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脉络   意义   19世纪   英国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学创作可谓是空前繁荣,并且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当时社会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为现代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本文深入研究并梳理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脉络与意义,有利于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作出客观评价,并且也为我们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简·奥斯丁到乔治·艾略特
作者: 王亚青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英国   19世纪   女性形象  
描述: 19世纪是英国文学上一个群星璀璨、名家辈出的时代。尤其在女性小说领域,大批女作家竞相涌现,打破传统文学中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女作家有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艾略特。她们笔锋犀利,言语睿智,刻画的众多女性形象一反男性作家笔下的温驯柔弱、多愁善感的天使模式,表现出女性坚强、独立和自信的一面,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这篇文章试图从她们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这一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这一作家群的女性意识在历史纵向上的一个演变过程。 全文共分四节。第一节主要探讨19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