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概述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黑人   题材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之前的黑人文学作品大多是男性作家所写,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以男性为重。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一大批黑人女性作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塑造多种类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再现黑人女性真实的生活
《所罗门之歌》中戴德家的女性人物解析
作者: 刘沥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非洲文化   黑人   女性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但男性主人公奶娃的成长与书中的女性人物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的戴德家的女性人物对奶娃成长的贡献以及与此同时女性人物自我成长的完成。
《所罗门之歌》中派拉特与哈格尔的人物解析
作者: 刘沥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非洲文化   黑人   女性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但男性主人公奶娃的成长与书中的女性人物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派拉特和她的孙女哈格尔对奶娃成长的贡献。
自我的迷失与精神救赎——论托尼·莫里森对美国黑人女性身份的剖析与建构
作者: 王业昭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黑人   女性  
描述: 黑人女性是托尼·莫里森一贯的创作主题。莫里森植根于黑人的民族特质,在塑造身份迥异的黑人女性人物同时,注重于对她们身份困境的剖析,希冀通过对当代美国黑人女性身份的全新建构使她们能彻底摆脱种族和性别歧视的桎梏,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贝尔.胡克斯边缘话语策略浅析
作者: 杨谨旖   来源: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   贝尔·胡克斯   边缘话语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学术边缘的地位,在黑人研究和女性研究中,黑人女性一直处于双重边缘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摆脱被他人定义的状态,如何成为独立表述自我的主体成为了迫在眉睫
近代黑人女性文学对黑人女性自我解放的探索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   女性文学   自我解放  
描述: 二十世纪初期黑人文学迅速崛起,它兼具黑人民族与文化的双重特征,它既是独具魅力的黑人女性文学,又是文学的一部分.在这个作家群体中,黑人女性作家自始至终积极地参与黑人文学的发展,并在各个阶段留下了
苦难、觉醒和独立:托妮·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的自我建构
作者: 宿晶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种族歧视   黑人   女性  
描述: 美国文学史上长期以来都是白人占据主流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美国黑人文学开始崛起,但黑人男性作家仍占据着美国黑人文坛的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女性文学才得到了初步发展,在美国文坛上一批黑人女作家才开始占据一席之地,而托妮·莫里森就是黑人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
一部黑人女性文学的革命之作-评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
作者: 张海燕   来源: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斯顿   女性出路   黑人   他们眼望上苍  
描述: 《他們眼望上蒼》是美國黑人女作家左拉•尼爾•赫斯頓所作的一部在黑人女性文學史上具有革命意義的作品。它不但塑造了新的黑人形象,而且避開了種族壓迫與歧視的主題,把視角轉向了反映全面的、更具普遍意義的兩性關係和女性出路的問題。
解析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女性意识
作者: 王晓奇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托妮·莫里森   身份转化   黑人  
描述: 在美国,虽然白人主流文学占主导地位,但黑人文学也是美国文学及美国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在美国和世界文坛都取得了骄人的 成绩,被认为是美国黑人文学、黑人研究
解读《苏拉》中黑人两性倒置的世界
作者: 张凤娟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倒置   《苏拉》   黑人  
描述: 作为美国黑人文学的代言人, 托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里不断打破长期以来千篇一律把黑人描写成强大或软弱,纵欲或无欲,理想化或异化的传统模式。她笔下的人物形象跳出了这些模式,显示了更为复杂的性格特征。莫里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