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黑人妇女】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种族与性别——从小说《秀拉》看黑人妇女的三重压迫
-
作者:
于晓玲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妇女
三重压迫
女权主义
托尼•
莫里森
-
描述:
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里,黑人妇女所遭受的不幸一直没有引起足够而又全面的重视,导致她们至今仍未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因此,黑人妇女受压迫的问题更应该得到全世界的关注。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秀拉》以1919年至1965年的美国为大背景,以黑人社区梅德林镇为具体语境,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形象。女主人公秀拉是一位反对传统,追求自我的新型黑人妇女,她的叛逆使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与传统的黑人妇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选择《秀拉》
-
评《紫色》中“二元合一”的妇女主义思想
-
作者:
杨健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生活
沃克
美国作家
种族关系
《紫色》小说
妇女主义思想
-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关注南方黑人生活,尤其关注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苦难和抗争。1983年沃克的作品《紫色》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她由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黑人女作家。沃克这部以色彩命名的小说最重要的特征在于题目的象征意义。作者运用了色彩调配的原理,精心构筑色彩符号的内在文化涵义,独具艺术魅力。沃克针对黑人妇女遭受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不断探索“和谐共存”的社会形态,用紫色象征实现包括男人和女人在内的全人类的和谐共存。作品中的紫色,正是作者心目中的妇女主义所
-
叛逆者、捍卫者、继承者:解读《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三位女性
-
作者:
杨婧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冲击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叛逆者
民族文化
母亲
黑人女性
艾丽丝·沃克
女性形象
文化遗产
-
描述: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女作家。作为黑人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沃克特别关注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的内心世界。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黑人妇女所持有的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生活态度的描述
-
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
-
作者:
滕金秋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性别歧视
托妮·莫里森
女性主义者
奴隶制
黑人女性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
-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并在1988年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宠儿》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评论家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由于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及女性身份,小说《宠儿》深深根植于非裔文化传统和黑人女性的独特体验及经历。从一个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莫里森突破传统文学经典中黑人女性的刻板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种族
-
看谁更辣:美国电影《Miss Congeniality 2》赏析
-
作者:
杨鸥丁
来源:
英语沙龙(实战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访谈节目
拉斯维加斯
美国革命
美国联邦调查局
哈特
富勒
妇女组织
布洛克
萨姆
-
描述:
在上一期中,我们看到格雷西不仅卧底成功,成功解除恐怖危机,同时又意外成为美国小姐,一夜之间成为媒体的宠儿。这一期中,她有了一位并不把她放在眼里的新搭档——萨姆·富勒,好戏由此开始。
-
论《向苍天呼吁》中黑人女性的困境与觉醒
-
作者:
宫爱风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生存困境
黑人女性形象
种族歧视
主体思想
描述
小说
性别平等
黑人妇女
生活
男权社会
白人
性别歧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种族主义
地位
美国社会
内化
意识
评论家
女性主义
-
描述:
詹姆斯•鲍德温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向苍天呼吁》是他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评论家的极大兴趣。书中描述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妇女的复杂生活经历。许多评论家都曾论及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但大多都是把她们放在附属地位。因此,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探索小说中黑人女性从经受三重压迫,内化白人主体思想,到觉醒的心路历程。 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讨论小说中黑人女性经受的三重压迫,即:白人的性骚扰和种族主义歧视,男权思想和束缚她们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