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解读艾丽斯·沃克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万丽丽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   艾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最具才华的作家之一。作为一名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旗手,沃克对女性主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的黑人女性形象。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她们,不仅有利于女性文学的发展,对提高黑人女性甚至整个黑人种族的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三个女性形象看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艰难
作者: 王稀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自我   黑人女性  
描述: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三个女性文本《最蓝的眼睛》、《秀拉》和《柏油孩子》中积极地探索和思考黑人女性勇敢,顽强,不懈追寻自我的过程,她清楚地意识到黑人女性在困境中重新发现自我,重塑自我形象的艰难性和必要性,也看到了建构身心解放、独立自主的黑人女性的理想自我的可能性。
论《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刘婧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女性   黑人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赫斯顿打破了卑贱的黑人妇女形象的固有模式,塑造出一个在二十五年间三次婚姻中不断寻找自我的全新的黑人女性形象珍妮。小说为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奠定了框架。
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李良春   来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主义   种族主义   托妮.莫里森   黑人女性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妇女形象。论文分析了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并展示她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遭遇,忠实地表达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给身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指出了正确的争取自我解放的道路。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的新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霍侠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新形象   黑人女性  
描述: 玛雅·安吉罗的《我知道笼中的鸟为何歌唱》是一部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是美国黑人妇女文学创作中里程碑性的重要作品。作品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安吉罗在书中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文章试分析小说中三位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以揭示该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
从《最蓝的眼睛》《宠儿》看托妮·莫里森的女性观
作者: 王颖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黑人女性   回归自我  
描述: 托妮·莫里森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受尽苦难折磨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抗争、或沉沦、或奋起。本文试通过她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的女性形象探索她女性观的形成
电影《珍爱》中的黑人女性解读
作者: 刘向辉   赵志宇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妙人生   黑人女性   《珍爱》  
描述: 由小说《推动》改编而来的《珍爱》是一部以黑人女性为主题的电影。该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磨难下坚忍不拔的黑人女性形象。在故事情节的创作上采用了非常大胆且写实的手法,借助女主人公凄惨的遭遇,影射现实生活中美国黑人悲凉的生活境遇。影片中,女主人公不但表现出了积极乐观、坚强勇敢的精神,而且还与命运相似的黑人女性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这正是好莱坞文学改编电影对黑人女性的深度解读,也是电影的精髓所在。
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女性解读
作者: 王可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   解读   好莱坞  
描述: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由于其历史和文化等原因,种族问题特别是黑人女性问题较为严重,因此美国好莱坞很多电影都对黑人女性的现状和处境进行了解读,并试图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以好莱坞电影《紫色》和《彩虹艳尽半边天》两部电影为例,解读了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女性,前者表现了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后者则是寻找黑人女性反抗压迫的方法即团结。两部经典作品反映了当下好莱坞电影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紫色》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转变因素
作者: 徐璐璐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黑人女性   转变因素  
描述: 艾丽斯·沃克的《紫色》是一部描写黑人女性人生转变的经典之作。女主人公茜莉从没有自尊、受到百般欺凌而仍旧忍气吞声的黑人姑娘,逐步走向精神自主、经济独立。作品描述了黑人女性遭受的苦难,同时塑造了一些积极的女性形象,她们之间相互团结、互相帮助的姐妹情谊是茜莉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转变因素。
《所罗门之歌》中派拉特的爱之升华
作者: 肖达娜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承   派拉特   黑人女性   博爱  
描述: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对女主角派拉特形象的刻画细致而深刻。莫里森围绕派拉特而展开的情节描绘,向世人展现了黑人女性派拉特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将该人物升华为一个博爱、富有民族牺牲精神的黑人女性形象,并以此对黑人女性在遭遇种族压迫与性别歧视的困境中所表现出的超凡的责任感及无畏的牺牲精神致以了极高的敬意。
< 1 2 3 4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