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黑人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紫颜色》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薛菊花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黑人美学
形象批评
-
描述: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它实践了沃克妇女主义的理想。小说以书信的形式包罗了黑人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反映黑人女性生活苦难的同时,也讴歌了她们的高尚品德、优秀传统和美好的精神境界。《紫颜色》戏仿了主流话语中的四种刻板的、模式化的黑人女性形象,通过书信赋予黑人女性以话语权,探究了黑人女性日常生活中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暴露出黑人女性主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
-
《爵士乐》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宪宇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爱情
压迫
男性中心主义
-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对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进行了栩栩如生的描写,真实的再现了美国社会中黑人苦难生活,将不同黑人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小说《爵士乐》发表于1992年,作者再次将故事置于哈莱姆时期的社会背景中,这一时期对美国白人意味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不断创新,享乐之风日盛。然而在这一时期对于美国黑人的生活境况来说,却并没有多大的改善。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以优美的文笔再现了美国历史上黑人由南到北、
-
黑人女性主义视角下对托尼?莫里森 《秀拉》和《宠儿》的解读
-
作者:
赵雪梅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秀拉》
托尼?莫里森
自我
《宠儿》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位黑人作家。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追求一直是莫里森关注的问题,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中不断探寻的主题之一。身为黑人和女性,莫里森深深体会到这两者身份之下的群体的痛苦和不幸。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之下,黑人女性不仅忍受着来自白人主流社会的压迫和偏见,同时还承受着来自黑人内部的性别歧视和蹂躏。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美国主流文学中,存在很多被边缘化和扭曲的黑人女性形象,这无疑给正在困境中挣扎的黑人女性雪上加霜。多重压迫使得无数黑
-
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艰难路程: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莫里森女性成长小说
-
作者:
李淑华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秀拉》
自我身份
《最蓝的眼睛》
《所罗门之歌》
-
描述: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她是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把写作视为一种思考方式,致力于描绘黑人文化价值的失落、黑人对自我的寻找以及对文化之根的追觅。莫里森的创作结合了西方传统文学因素与黑人民族文学特色,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黑人生活。《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前三部小说,它们对美国黑人妇女自我身份的寻求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国内外学者对这三部小说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是从女性或女权主义角度对单个作品进行人物、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