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叛逆者、捍卫者、继承者:解读《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三位女性
作者: 杨婧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冲击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叛逆者   民族文化   母亲   黑人女性   艾丽丝·沃克   女性形象   文化遗产  
描述: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女作家。作为黑人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沃克特别关注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的内心世界。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黑人妇女所持有的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生活态度的描述
一种声音的自我超越:再解《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纪颖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群体   罗门   黑人女作家   民族文化   美国黑人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黑人女性   自我超越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70年代后期,伴随着后学理论的完善发展,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以其独特的面貌崛起于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界,成为美国文学批评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被认为是美国黑人文学、黑人研
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
作者: 滕金秋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性别歧视   托妮·莫里森   女性主义者   奴隶制   黑人女性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并在1988年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宠儿》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评论家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由于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及女性身份,小说《宠儿》深深根植于非裔文化传统和黑人女性的独特体验及经历。从一个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莫里森突破传统文学经典中黑人女性的刻板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种族
百年沧桑:1830—1930年的美国黑人女性写作
作者: 张晓敏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黑人女作家   赫斯顿   自叙体小说   文学创作   黑人女性   女性写作   长篇小说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描述: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承接了以往黑人文学对种族歧视批判的同时,又从黑人女性的独特视角挖掘潜藏在黑人社会内部的性别歧视,是对整个黑人文学的完善,最大限度地追求着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平等。1.19世纪上半叶的自叙体书写奴隶自叙体文学如实记载了饱受苦难的黑奴经历,是美国黑人女性从事文学创作的最初尝试。《我们的尼格,或一位自由黑奴的生活经历》(1859)是哈丽特.E.威尔逊的自叙体小说,用第三人称叙述了一位名叫弗拉多的女奴的苦难经历,首次触及当时美国文学中的敏感问题:美国白人与黑人的通婚。另一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是哈丽特.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