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魔鬼】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颠覆传统的陌生化展现:以《城市包装》和《一去永不回》为例探究池莉小说中“天使”变“魔鬼”的形象特征
-
作者:
王妍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陌生化
魔鬼
天使
-
描述:
池莉作为一位具有个性的女作家,她擅于展现不同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对女性形象的特别关注,使她塑造出许多典型的女性形象,打破常态地展现女性反传统的一面,使形象丰满独立,其中"天使"变"魔鬼"的典型形象就是一种颠覆传统的陌生化展现,充分表达出池莉的女性态度,展现了这一形象所独具的艺术魅力。
-
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
-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画皮》
他者
魔鬼
天使
-
描述:
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呈现的是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主要的女性被分割成对立的“天使”与“魔鬼”两极。在形式上表现为小唯的“画皮”身体,佩蓉的疯癫、夏冰的易装。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男权话语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以及女性自我的分裂。
-
身体的隐喻:《画皮》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
身体的隐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
重构与颠覆:解读吕蓓卡
-
作者:
周淑茹
来源:
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
重构
颠覆
魔鬼
天使
吕蓓卡
-
描述:
达芙妮·杜穆里埃在她的小说《蝴蝶梦》中塑造了一个神秘女性吕蓓卡的形象。该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以我的眼光,想象、话说、解读吕蓓卡。并且认为吕蓓卡是具有比较明确的主体意识,崇尚独立,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