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满小静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是人类的母亲,女性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妇女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或者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是妇女运动关注的问题,而且是人类和谐协调发展的问题;不仅涉及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权利问题,而且还关系着人类生存境况的解决。妇女问题的解决也是衡量人类文明的指示器,政治和经济的解放不等于女性的解放、女性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女性主义的研究。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目前正在建构中还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与他者相比,她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重新认识世界的方法,展
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思想中国化研究
作者: 郑艳霞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男女平等   中国化   研究  
描述: 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经过马克思、恩格斯及其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共同探索、共同发展的结晶,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作者: 王彦苏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理论   妇女解放运动  
描述: 在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妇女受压迫、受歧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人类自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以后,妇女地位沦落,普遍较男子低下。马克思恩格斯从探索妇女受压迫根源出发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并对妇女
比较: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与中国妇女解放理论
作者: 胡波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女权主义  
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角度入手研究妇女解放问题,提出关于女权思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研究呈现热潮,其中尤以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为代表,男女平等、性别意识观念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论述
作者: 李卓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以女性主义为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妇女运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们批判性地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范畴、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妇女生活、社会性别制度方面提出了启发性的?
性别分工和女性受压迫问题―艾里斯•杨的女权主义思想解读
作者: 虞晖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父权制   资本主义   性别分工   女性受压迫  
描述: 艾里斯•杨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她认为,在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时,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范畴存在性别盲点,二元制理论中的父权制范畴也无法独立于生产方式并与之并列,因此有必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作者: 刘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思想   中国共产党   妇女观  
描述: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人类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思想,指引中国妇女运动实现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杨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毛泽东   思想   中国共产党  
描述: 妇女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直接提倡者和领导者。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指引中国妇女运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占人口半数的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切实的改观。 本文全面考察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脉络,系统论述了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妇女被压迫的根源、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妇女的权利、妇女解放的道路、妇女解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及妇女运动的主力军和领导力量等等,总结了毛泽东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成
马克思主义视角阐释伍尔夫的“天使”复归之路*
作者: 邱高   罗婷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体意识   弗吉尼亚·伍尔夫   天使   两性和谐  
描述: 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劣势地位,为此伍尔夫首倡"杀死天使",并于小说中多次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伍尔夫"杀死天使"背后的原因及意图,有益于进一步探讨天使在伍尔夫手中得以重塑和复归的历程,从而揭示伍尔夫两性伦理观的独特性和现实性。
全文: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劣势地位,为此伍尔夫首倡"杀死天使",并于小说中多次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伍尔夫"杀死天使"背后的原因及意图,有益于进一步探讨天使在伍尔夫手中得以重塑和复归的历程,从而揭示伍尔夫两性伦理观的独特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央苏区的实践研究
作者: 刘国钰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学   中央革命根据地   妇女运动   中国   研究  
描述: 本书从多学科的角度考察以客家妇女为主体的苏区妇女运动, 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 通过考察苏区妇女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政策保障, 挖掘客家妇女在革命作用下的地位之变迁等, 对苏区妇女运动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历史定位与理论提升。
< 1 2 3 4 5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