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颠覆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论《妇女闲聊录》的先锋性与颠覆性
-
作者:
高璇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锋性
《妇女闲聊录》
颠覆性
-
描述:
《妇女闲聊录》在文体形式上具有先锋性特征,以记录体形式展现其独特的“文学性”和“真实观”,并从反常态的乡村形态的建构中展现出一种文本的颠覆性,此外在文本叙事上也独具特色,由此展现了女性文学在文学视野中的更大可能性。
-
探析殷熙耕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边铀铀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殷熙耕
独立
颠覆性
女性主义
发展
-
描述:
韩国著名女性作家殷熙耕出生于1959年,在1995年涉足文坛后,创作了包括《鸟的礼物》《我曾住过的房子》《尘埃中的蝴蝶》在内的许多广受好评的长短篇小说,曾荣获"文学村小说奖""韩国小说文学奖""李箱文学奖"等韩国重量级的文学奖项。本文将通过对殷熙耕代表作品的广泛阅读,结合女性文学的相关理论与发展历程,将殷熙耕其人其作置于20世纪末韩国的社会背景之中,探析这位著名作家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
汤姆?斯托帕德戏剧中女性人物的双重性
-
作者:
胡艳歌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姆?斯托帕德
双重性
传统角色
颠覆性
女性人物
-
描述:
出生于捷克的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在战后英国戏剧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他早期的生活经历——从一个东欧的犹太难民成为英国公民——这种个人身份上的转换,对其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动荡的社会边缘到安全优越的中心,使得斯托帕德一开始就对其英国身份产生认同感,而他却未能完全抛弃内心深处捷克的自我。对中心的拥抱和边缘身份的难以割舍,这种身份的困惑,使得他的许多作品始终徘徊在边缘和中心的主题上。斯托帕德在其剧本《真情》、《阿卡狄亚》、《印度深蓝》中,对女性人物的塑造也呈现出双重性:她们既扮演着传统女性
-
颠覆与构建:透视当代女性小说的后现代气质
-
作者:
何京敏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拼贴原则
后现代主义
颠覆性
边缘化
通俗化
-
描述:
后现代主义在我国其由冷到热、由弱到强的过程,恰是中国女性小说从初醒崛起到繁荣辉煌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中不仅有着鲜明的印记,而且带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正因为这种关系和这种气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与世界女性小说创作有着一种灵动的关系.本文将从拼贴原则的运用、身体写作策略、边缘化的写作路径、与通俗文化的结合等几条创作路径中,探寻当代女性小说如何颠覆男性中心主义历史传统、解构传统创作方法以构建女性文学的后现代气质.
-
颠覆与构建
-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拼贴原则
后现代主义
颠覆性
边缘化
通俗化
-
描述:
后现代主义在我国其由冷到热、由弱到强的过程,恰是中国女性小说从初醒崛起到繁荣辉煌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中不仅有着鲜明的印记,而且带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正因为这种关系和这种气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与世界女性小说创作有着一种灵动的关系。本文将从拼贴原则的运用、身体写作策略、边缘化的写作路径、与通俗文化的结合等几条创作路径中,探寻当代女性小说如何颠覆男性中心主义历史传统、解构传统创作方法以构建女性文学的后现代气质。
-
《陆犯焉识》:不容忽视的混乱
-
作者:
侯玲宽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队长
细节
社会变迁
混乱
人物描写
葫芦
作品
知识分子
颠覆性
严歌苓
-
描述:
《陆犯焉识》是严歌苓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小说,严歌苓在此一改其擅长的女性人物描写,转而关注知识分子在几十年社会变迁中的磨难和精神际遇,《陆犯焉识》因此又被视为严歌苓创作史上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转型之作,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