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金基德电影中女性形象的非宿命观
作者: 崔睿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基德   镜像理论   女性形象   宿命论  
描述: 金基德作为当代韩国电影史上的重量级人物,于2012年带着他的新作《圣殇》参加了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一举拿下金狮奖的最高荣誉。至此,金基德的获奖记录打破了韩国在世界三大影节最高奖零入账的困境,也因此使金基德再次成为风口浪尖上的讨论焦点。悲惨的女性形象是金基德影片中不变的命题。借由拉康的镜像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层次的对于金基德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并探讨在其影片中对于女性形象宿命观的非必然性。目前,中国境内对于金基德的学术研究非常之少。一些国外的学术研究,尤其是韩国本国内对于金基德的研究也很少,而且相关韩
《秀拉》中黑人女性命运的拉康式解读
作者: 石双燕   来源: 燕山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镜像理论   自我构建   黑人女性   悲剧命运  
描述: 托尼·莫里森,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小说总是关注美国黑人的命运和抗争,尤其是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命运。小说《秀拉》形象地描述了在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父权社会中,面对种族、性别以及阶级压迫,黑人女性的抗争和命运。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颠覆了文学作品中传统的黑人女性形象,刻画出充满智慧、力量以及具有探求自我的反叛精神的黑人女性人物。拉康认为镜像阶段不仅仅发生在婴儿时期,它存在于人的整个成长过程。而且“镜像”也不仅仅指代具体的东西,它也可能是别人对你的看法或者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