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紫颜色》对菲洛美拉神话的妇女主义重写
作者: 王远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紫颜色》   菲洛美拉神话   重写  
描述: 艾丽丝.沃克发表于1982年的长篇小说《紫颜色》堪称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传统中的一朵奇葩,曾两度轰动美国文坛。第一次是在小说发表的次年,它一举同时获得美国文学界最主要的三项大奖,即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另一次是在1985年,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多项提名。由此,小说的影响力可略见一斑。《紫颜色》作为一部经典作品,自发表以来不断的被重新阅读、审视。研究这部作品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分别有评论从历史小说或心理分析范例的角度分析《紫颜色》的主题;或者把小说置放于童话和爱情故事的范
“丽贝卡”归来:浪漫小说范式的经典化
作者: 颜虹芳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浪漫小说范式   女性主体构建关系   丽贝卡   经典   理论小说   重写  
描述: 随着文化研究的发展,通俗小说逐渐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经典通俗小说《蝴蝶梦》与其两个重写本——《德温特夫人》、《另一位丽贝卡》。这三个文本继承并颠覆和发展着女性文学传统,不但确保
二十世纪女性作家笔下的母女关系研究
作者: 邱单丹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母女关系   母亲谱系   消解   母性   重写  
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里,女性实际处于“无名”状态,人类的母性历史无从展现,母女关系史更是不存在。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开始了对母亲形象以及母女关系的书写,对母爱的异口同声的赞美和歌颂,集中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女儿在母爱与情爱的矛盾中挣扎,展现了两种对立的文化对现代女性的争夺。三四十年代日益严峻的民族存亡危机时期,展示母亲的不幸和困苦生活成了女性作家笔下的重要内容,还出现了一批的献身精神与母性完美融合的伟大母亲形象。丁玲的《母亲》第一次着眼于母亲的觉悟与解放,讲述女性寻求自我的生命历程和互相同情支持的母女之爱。张爱玲笔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