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郭沫若】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论巴金与郭沫若的女性题材书写
-
作者:
马云鹤
来源: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金
女性题材
郭沫若
女性群像
-
描述:
在五四时期众多女性题材创作中,巴金与郭沫若独树一帜,为我们创造了截然不同而又曲妙同工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他们创作的女性题材作品的深入分析,探析作者的创作本意,解读男性作家视角下的女性群象。巴金以
-
女性的反抗:郭沫若《王昭君》简析
-
作者:
彭茜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淑姬
个人形象
王昭君
郭沫若
-
描述:
本文结合阅读《王昭君》剧本的体会,再辅之以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进行简要分析,最后通过阅读他人的论文,对剧本进行更深刻的体会。并结合时代背景,领悟剧中女性形象所力图展现的女权意识。
-
从女性主义视阈解读郭沫若民国时期的历史剧
-
作者:
邓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国前历史剧
性别模式
郭沫若
性别态度
审美形态
-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视阈解读郭沫若民国时期的历史剧,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相交织的复杂状态,一方面,出于郭沫若的理性创作动机,作品中多时代精神的投射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信息。另一方面,郭沫若思想意识中传统男权文化的毒素
-
从女性主义视阈解读郭沫名民国时期的历史展
-
作者:
邓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国前历史剧
性别模式
郭沫若
性别态度
审美形态
-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视阈解读郭沫若民国时期的历史剧,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相交织的复杂状态,一方面,出于郭沫若的理性创作动机,作品中多时代精神的投射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信息。另一方面,郭沫若思想意识中传统男权文化的毒素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误区及缘由
-
作者:
邓芳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帝王意识
女性悲剧
郭沫若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历史剧
忠君意识
-
描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误区表现在:失去现代知识分子的立场,通过混淆"人民意识"与"帝王意识"的区别的方式,对专制权威歌功颂德,流露出强烈的"忠君意识";政治意识压倒审美意识,将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