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遮蔽】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爱情的囚徒们——拜伦笔下的女性人物群像
-
作者:
王美萍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拜伦式英雄
菲勒斯中心
遮蔽
-
描述:
“拜伦式英雄”通过爱情把女性人物桎梏于爱的囚笼中。这种“菲勒斯中心意识”是打着爱情的幌子,其奴化女性的本质具有很大的遮蔽性,致使女性在拜伦式英雄的爱情陷阱中牺牲自我、丧失自我,沦为爱的囚徒。
-
教学改革中的现当代女性文学
-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女性文学
遮蔽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研究取得硕大成果,但是以往研究过于强调性别理论,造成对女性文学研究的新的遮蔽,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以后的女性文学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女性的彰显与遮蔽——《新青年》的“女子问题”探考
-
作者:
王冬梅
卢衍鹏
来源: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青年》
彰显
遮蔽
女性
-
描述:
,彰显女性意识与国家思想相交融的一面。女性成为在场的缺席者,导致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的一面被遮蔽,这种遮蔽直接影响了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使其作品成为男性启蒙话语的传声筒。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加强,其文学创作逐渐摆脱了男性的话语权威,确立了女性的独立身份和话语体系。
-
张扬与遮蔽——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反思
-
作者:
尹秋群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扬
反思
女性写作
20世纪90年代
遮蔽
-
描述:
表现,指出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探讨实现女性文学真正目的恰当方式。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张扬:对遮蔽的反抗”,主要梳理了女性长久以来被遮蔽的历史,分析了女性意识全面觉醒的原因,并概述了90年代女性文学以
-
呼唤“男性文学”研究:与“女性文学”互补的“男性文学”论
-
作者:
王卫东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文学
呈现
压抑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遮蔽
-
描述:
"女性文学"为人类了解自身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推进了人类的自我认知和发展,"男性文学"与"女性文学"相对应,是一种互补关系。"男性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文学,从文学作品出发,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个层面是研究作为性别的男性女性之异同,第二个层面是研究作为个体的男女之异同。共同推进文学研究,也共同推进性别研究,共同推进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理解和发展。
-
主流意识形态遮蔽下的民间文化存在——以女性人物为基点再读《创业史》
-
作者:
周航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基点
《创业史》
文化存在
主流意识形态
遮蔽
民间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为革命时期的文学经典,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价值似早有定论。柳青本人在谈到《创业史》创作初衷时,说是想通过1953年前后西北终南山麓一个名叫下堡乡的小村庄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来弄清楚“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之后,冯牧、邵荃麟、严家炎等均对小说中梁生宝、梁三老汉以及蛤蟆滩上“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和姚士杰等人物形象作了公允的分析。几乎所有的评价都是基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即使是著名的“中间人物论”也难以脱离官方文学史的评论框架。
-
主流意识形态遮蔽下的民间文化存在
-
作者:
周航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基点
《创业史》
文化存在
主流意识形态
遮蔽
民间
女性人物
-
描述:
一作为革命时期的文学经典,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价值似早有定论。柳青本人在谈到《创业史》创作初衷时,说是想通过1953年前后西北终南山麓一个名叫下堡乡的小村庄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来弄清楚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
-
遮蔽与突围: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处境
-
作者:
张华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主流文学
女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写作
突围
新疆少数民族
遮蔽
-
描述:
“相对于主流文学,新疆文学被遮蔽了;相对于新疆男作家,新疆女作家被遮蔽了;而相对于新疆女作家,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也处于遮蔽状态。”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以少数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身份进行文学写作,补允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