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语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40 条
-
刘呐鸥的异域情结
-
作者:
方鹤臻
张志敏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刘呐鸥
上海
异域情结
女性形象
-
描述:
刘呐鸥具有一种异域情结,这种情结体现在刘呐鸥的小说创作和都市选择上。在小说创作方面,刘呐鸥的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和小说语言运用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在都市选择上,本文结合刘呐鸥的经历和上海当时的社会特点及历史背景来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形成这种异域情结的原因。
-
论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运用策略
-
作者:
詹秀华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策略
语言
女性商品
性别差异
-
描述:
明确、特殊的性别定位使女性商品广告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女性自身特有的心理需求、语言习惯以及当今社会大众对女性形象的认知,并在其语言组织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这主要体现为在广告文案中有意识地强化
-
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文本艺术
-
作者:
李昕潞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苏童
描写
叙事
女性
-
描述:
20世纪以来80年代以来,苏童作品的销售量日渐走俏,对苏童及其作品的研究就变得迫在眉睫,而且研究视角也逐渐多元化和开放化,但又主要集中在小说的语言、小说叙事、人物形象等方面。女性形象的塑造无疑是苏童
-
白公《女儿会》中的民俗描写研究
-
作者:
向清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民俗
仪式
《女儿会》
女性
-
描述:
白公的《女儿会》是以鄂西恩施土家族的民俗节日女儿会为题材的小说,在鄂西本土作家群中,这是现今为止唯一一本系统书写女儿会的小说。小说横向以时间为经,跨越三个历史时期:改土归流、民国、当下;纵向以女儿会和薛家数代女性婚姻的关联为纬;以石灰窑、大山顶、野猫嶆三个空间为据点,呈现女儿会近300年的历史进程和社会风貌。生活在鄂西恩施的作家白公,以自己熟悉的故乡为根据地,以自己的本土经验为小说素材,使得小说《女儿会》中民俗风味甚浓。小说中的情歌、方言、俗语、谚语、服饰元素以及婚丧嫁娶的仪式都带有鲜明的民俗文化印记。笔
-
丁西林剧作的喜剧性研究
-
作者:
张迪娟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艺术贡献
喜剧性
丁西林
人物形象
-
描述:
在思想观念多元化时期,以丁西林为代表的五四进步文人致力于用思想文化解决社会问题,认为旧的文化传统应该加以批判继承,大力提倡新文化,以知识分子和市民群众反封建礼教和旧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内容为起点,精神基调为科学民主、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儿童本位和婚恋自由。丁西林最为可贵之处,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不局限于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开放性地汲取中西方现代主义的喜剧艺术营养,创造性使用一切有益于解除人们困惑的世界本学包括本民族传统文学的艺术手段。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独幕剧圣手”,既是编剧也是
-
和谐而独异的交响曲:论孙犁前期小说与京派文学的关系
-
作者:
鲁晓娜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孙犁
人性
叙事
京派
-
描述:
孙犁作为解放区代表作家,能够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是难能可贵的。在他前期(建国以前)的小说中,不难发现京派文学的影子,《孙犁传》中也提到孙犁早年时期喜欢阅读《大公报》。这一线索让我对探究孙犁前期小说与京派文学的关系产生极大兴趣。我试图通过文本细读和比照的方法来论述孙犁前期小说与京派文学的关系。绪论部分,本文首先指出对于孙犁前期小说与京派文学关系的论述在学术研究上还很欠缺,所以我想以此为出发点论述孙犁前期小说与京派文学的关系,并且指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正文第一部分,我从人性的角度论述孙犁前期小说与京派文学
-
试论柳-乌利茨卡娅小说中的作者形象
-
作者:
吴艳萍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形象
乌利茨卡娅
作者形象
意蕴
-
描述:
本文从文本构成的三个层面——语言、形象和意蕴——来分析作者形象,以期透过作者形象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柳·乌利茨卡娅创作的独特风貌。本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柳·乌利茨卡娅的创作情况、前人
-
迫害与生存——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的主题分析
-
作者:
盖博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生存
女权主义
肉体伤害
迫害
-
描述:
、对语言权威性的置疑和挑战、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重新崛起和完整人格的建立。在阿特伍德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往往以陷于本体
-
飞翔并且穿越
-
作者:
吴惠兰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酷儿书写
语言
聚焦
新女性主义小说
身体论述
-
描述:
台湾新女性主义小说于20世纪70年代末异军突起,不仅来势迅猛,自成格局,更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和丰富的内涵,扬起女性前卫的旗帜,而且它一直处于暗流涌动的前行状态,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现象。 台湾新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在文本中积极拓展精神空间,既关注女性生存处境,对处于传统文化束缚下女性的生命本质、性格弱点、心灵桎梏进行剖陈、审视;也在文字上颠覆了从来只有男人书写女人的传统,以女性眼光观照男性的卑劣、软弱与挫败,解构了男权神话,并且建构具有理想人格的新女性形象;同时,新女性主义作家还以“身体”为媒介,挖掘身
-
文化边缘人的抗争与迷失--玛格丽特·劳伦斯作品《潜水鸟》的艺术特色解析
-
作者:
曹朝洪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皮格特
象征
语言
性格塑造
文化边缘人
叙事手法
艺术特色
-
描述:
重视“多元文化”的理念。本文从叙事手法、人物性格塑造、象征意蕴,以及语言特色四个方面对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