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无声与有声的抗争:《都柏林人》中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熊丽丽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半月学科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读   抗争形式   女性形象  
描述: 无声与有声的抗争:《都柏林人》中女性形象解读
无声与有声的抗争:《都柏林人》中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熊丽丽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读   抗争形式   女性形象  
描述: 在《都柏林人》这部以男性主人公的发展过程为主线的短篇小说集中,被赋予“他者”身份的女性地位不容忽视,她们正掀起一场反抗父权的斗争。
《雾都孤儿》中“堕落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薄婷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堕落女性   解读   《雾都孤儿》  
描述: 《雾都孤儿》小说中描写了三位“堕落女性”的形象,是故事发展的关键人物。本文就三位女性形象加以分析,剖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并深刻挖掘南希身上的闪光点,进一步探讨作者塑造此类人群性格及其悲剧人生的深层原因。
从“两个空间”解读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
作者: 裴梦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性格弱点   苏童   妇女生活   解读   女权主义观点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描述: 在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中,男权主义的压制并不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书中的女性形象却依旧是市井的、善妒的、自私的、阴暗的,可见苏童在小说的创作中有着反对“被男权迫害而心理扭曲”的女权主义观点,而更多地揭示女性天生所具有的性格弱点。苏童通过简素芬从代表着封建保守的“楼上”世界“下楼”到了代表着市井社会的“酱店”这两个空间的转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