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阴冷“寒夜”中的亮光——试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女性意识觉醒
作者: 陈运琼   甘秋霞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曾树生   女性意识   觉醒   《寒夜》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解放"系列中,巴金《寒夜》中的曾树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拟就曾树生作为时代新女性在家国皆乱的黑暗时代所展现的女性意识觉醒进行分析,探讨其冲破封建文化藩篱、保持自己独立人格和思想的意义空间。
浅论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竹林中》
作者: 王崇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觉醒   女性主义   男性霸权  
描述: 《竹林中》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围绕着一场发生在竹林中的凶杀案,作者对人性丑恶、自私的深刻剖析的同时也真实表现出了以真砂为代表的女性在男权制社会的悲惨境遇,塑造了真砂这样一个勇敢、刚烈的女性形象,真砂的哭诉和一系列的行为透露出她对抗男性霸权压迫的意识萌芽。
种族与性别: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喜福会》解读
作者: 麻淑涛   高卫红   来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种族   女性主义   男权制  
描述: 压迫。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文章分析了两代美国华裔女性从沉默走向觉醒,在不断抗争中探寻自我的艰辛历程;在男权和种族的樊篱下,美国华裔女性展现了坚强、独立、智慧的优秀现代女性品质。
论亦舒小说女性人物的独立意识
作者: 黄菲蒂   唐亚芳   来源: 东方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意识   亦舒   觉醒   女性人物  
描述: 亦舒塑造了聪明睿智、自尊自强且具有鲜明女性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群像,这些女性在逐步觉醒的过程中建立起独立意识,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作品中女性人物塑造突破了传统模式,以独立为诉求,以自立自强为途径实现自我拯救。
《安提戈涅》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赵巍巍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觉醒   安提戈涅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来讨论古希腊经典悲剧《安提戈涅》中的女性人物。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关注男权社会中女性人物的生存状况,并分析主人公安提戈涅女性意识觉醒的相关体现,为新时期欣赏和研究《安提戈涅》提供参考。
从男权社会的禁锢中觉醒:论小说《觉醒》女主人公埃德娜的觉醒
作者: 何煦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觉醒   禁锢  
描述:觉醒》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一部女权主义作品。这部小说写在其写成后的七十多年才得以问世,甚至在1899年被出版以后,还受到了一些评论家谴责,因为他们宣称这部小说是毒药,毒害着女性的心灵。然而,在
伊迪丝·华顿与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比较
作者: 张瑶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女性意识比较   张爱玲   觉醒  
描述: 以女性的本能抵抗男性社会权威的过程中,产生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并在《欢乐之家》、《纯真年代》等作品中体现出对女性自
冲破“女性奥秘”面纱的叛逆者──《堕落之后》的弗里丹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姚小娟   周天楠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堕落之后》   自立   阿瑟·米勒   觉醒   女性奥秘  
描述: 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中抨击了当时流行的贤妻良母女性奥秘论,并鼓励女性寻求新生。米勒在《堕落之后》中既描绘了女性桎梏于这一奥秘的苦闷,又刻画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平等的需求与呐喊、自我权利的追求以及
特雷莎的觉醒
作者: 张丽   来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雷莎   女性意识   觉醒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描述: 宾纳时的服从,都鲜明对应着生命之"轻"。带着"重"的痛苦,特雷莎开始了向"轻"转变,她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矛盾向生命另一种极端形式变化。借由"轻与重"这生命形态二重性的不断追问与展现,特雷莎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并非完全的田园牧歌式的情爱中觉醒,她经历了一次次的压抑、逃离、挣扎,才真正令自我意识的光芒绽放。
论《凯恩河》中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作者: 许玲   王晓巍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体性   建构   丧失   《凯恩河》   觉醒  
描述: 《凯恩河》是当代非裔美国女作家拉丽塔·塔德米的成名作,讲述了作者母亲家族三代黑人女性,从一八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的一个世纪里,在路易斯安那州凯恩河地区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本文从《凯恩河》中黑人女性人物的角度出发,分析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从丧失、觉醒到最终建构的艰辛过程。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