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议《武松杀嫂》里的潘金莲
作者: 王静   来源: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昆曲艺术   角色形象   浅议   武松   观众   悲剧意义   思考   艺术形象   潘金莲  
描述: 就像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观众眼中的潘金莲也不是一个模式。在我从艺的三十年里,先后扮演的角色有小生、花旦、武旦、青衣等,在演过的近千场几十个女性形象里,最让我费心费神琢磨的角色就是《武松杀嫂》里的潘金莲。她不同于《宏碧缘》里的花碧莲、
韩流生态报告 白兰:时差里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刘宏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时差   观众   自主意识   块料   影片   生态   黑社会   黑帮   中国女性  
描述: 韩流生态报告 白兰:时差里的中国女性形象
访问:我相信,江姐一直活在重庆人民心中
作者: 韩西芹   刘汪洋   来源: 今日重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美声唱法   感受   人性   观众   五代   重庆   江姐   年轻   人民  
描述: 卸去舞台妆容的第五代《江姐》扮演者、空政女高音歌唱演员王莉,25岁年龄,俏丽挺拔像一棵白杨。她一张口便笑,专注时又自有一股幽娴贞静。难怪她能将江姐塑造得出神入化,把一位刚柔并济的女性形象完美展现给观众。如此炉火纯青地把握与控制好"度",相信台下一定凝结着她不少反复锤炼的心血。
龚雪 宛如一阕花间词
作者: 张昊翀   来源: 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角   观众   花间词   子夜   女性角色   电影金鸡奖   中国   影片   女性形象   快乐  
描述: 1980年《好事多磨》1981年《子夜》1982年《石榴花》1983年《快乐的单身汉》1983年《大桥下面》2009年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观众们再次见到了80年代风靡全国的著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龚雪。
王馥荔口述:“挑剔”的“天下第一嫂”
作者: 王馥荔   方舟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电影   导演   观众   菊花   演员   银幕形象   女性形象   陈白露   挑剔  
描述: ,很多人依然记得她是《金光大道》里的吕瑞芬,因为这第一个银幕形象她得了个天下第一嫂的称呼。对此,王馥荔说:这是观众送的,算是他们喜欢我塑造的角色对我的爱称吧。虽然那时我还没结婚也欣然接受了这个爱称。至今我很珍惜这个爱称。
水煮《赤壁》
作者: 夜子   来源: 金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英雄   三国演义   观众   菜谱   诸葛亮   赤壁   战争   女性形象   周瑜  
描述: 每一年都有这样一段经历:全民欢呼、兴高采烈、大张旗鼓、交头接耳,仿佛一场庙会似的联欢……这不是过年,这只是一部电影,比如《赤壁》。
张瑞芳 表演艺术的最佳代言
作者: 何叶舟   来源: 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电影   爱国   表演艺术   观众   白杨   泉水   话剧   屈原   代表作  
描述: 代表作·1952年《南征北战》·1954年《三年》·1956年《家》《母亲》·1957年《凤凰之歌》·1958年《三八河边》·1959年《聂耳》《万紫千红总是春》·1962年《李双双》·1976年《年青的一代》·1979年《大河奔流》《怒吼吧,黄河》·1982年《泉水叮咚》张瑞芳,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早在19岁时,张瑞芳就与白杨、舒绣文、秦怡并称为四大名旦,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光彩夺目。解放后张瑞芳加入上影厂,先后主演了《南征北战》,《李双双》、《家》、《泉水叮咚》、《大河奔流》等众多优秀影片,塑造了一个个
潘虹 曾经的“悲剧女王”
作者: 何叶舟   来源: 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电影   女主角   女王   观众   悲剧人物   中年知识分子   人到中年   女演员   杜十娘  
描述: 潘虹,著名演员,祖籍江苏,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作为中国极少的演技和外形俱佳的演员,潘虹塑造了无数悲剧女性形象,她被称为悲剧女王。代表作·1980年《苦恼人的笑》·1981年《杜十娘》·1982年《人到中年》·1989年《最后的贵族》·1994年《股疯》悲剧之路1980年,在上影厂拍摄的电影《苦恼人的笑》中,潘虹第一次当上了女主角,也正是因为《苦恼人的笑》,潘虹一下子成为了当时小有名气的女演员。而开启潘虹悲剧之路的,却是第二年的电影《杜十娘》中杜十娘这个角色——一个古代沦落风尘的青
悲壮美、人情美、民俗美、──曲六乙先生谈川目连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情美   悲壮美   娱乐作用   观众   思想性   民俗美   艺术享受   女性形象   目连戏   川剧艺术  
描述: 悲壮美、人情美、民俗美、──曲六乙先生谈川目连姚光普整理1993年9月5日下午,在绵阳富乐山笔者走访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93中国四川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顾问曲六乙先生,请他谈谈对此次研讨演出的看法,曲老很高兴,谈兴很浓,见解精辟独到。现将其谈话...
银屏上的女性怎么了?
作者: 隋玉   来源: 电影创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观众   女性角色   文化意趣   女演员   《水浒传》   银屏   影视作品   女性形象   潘金莲  
描述: 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会和一些女演员接触。在和她们的交谈中,发现很少有人对自己已经或者正在扮演的某一角色十分钟情的,而总是会对编剧、导演设定下的角色表露出些许遗憾。更多的时候,她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角色上。并且,那些已经走过青春华年的中年女演员还会特别...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