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方妇女】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20世纪初的西方妇女解放:主题与实质
-
作者:
马瑞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西方妇女
-
描述:
20世纪初西方妇女的解放在三大关键领域展开,首先是争取选举权以望取得对社会劳动成果的分配权;其次是就业问题,寻求通过劳动获得解放;三是妇女在观念领域发生变化,希望走出家庭摆脱生殖奴役.这些妇女运动的主题与19世纪以来的改革运动结合,促成了西方妇女的地位变化,也开创了西方女性历史的新纪元.
-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妇女写作——读潘建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研究》
-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湖南商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文学创作实践
女性主义研究
三次浪潮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思想
性别差异
人民文学
西方妇女
-
描述:
潘建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著述整体而全面地对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进入了深入研究,是"对伍尔夫的性别差异思想及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的再现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21),是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三次浪潮和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21)出发,"试图在历史的脉动中,把握其女性主义思想的主旨及其贡献、影响和地位"(21),
-
论题:妇女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作者:
裔昭印
张凯
路光辉
曹剑波
石慧
张静
冯芳
柳思思
祝雨微
吴娟
李宏伟
陈佳寒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学家
社会性别理论
研究成果
妇女史研究
传统史学
研究发展
女性主义
妇女研究
西方妇女
历史研究
-
描述:
裔昭印教授:大家都知道,在传统史学中,男性一直占据着历史舞台的中央,而广大妇女则被遗忘,成了历史叙述的"失语者"。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和理论的发展,新史学的兴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以及女性学者队伍的扩大,妇女史得到了历史学家从未有过的重视,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今天,我们主要根据西方妇女史研究发展的状况,围绕"妇女史
-
当代西方妇女运动的特点
-
作者:
孙晓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西方
妇女运动
职业妇女
斗争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女权运动
同酬
世界和平运动
西方妇女
女性
-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妇女,参加各种运动人数之多,涉及问题之广,以及采取的斗争方式和活动形式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西方妇女运动的特点是:第一,争取更多的女性进入政界.二战以前的西方妇女运动主要是争取妇女的
-
加强对国外的妇女研究
-
作者:
齐文颖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世界妇女运动
妇女问题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妇女运动
中国妇女
妇女学课程
妇女研究
西方妇女
问题研究
-
描述:
加强对国外的妇女研究齐文颖ThisarticlenotesthatChinahasahistoryofmorethan100yearsinresearchonforeignwomenandthatChinesewomenscholarshaveata...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妇女运动的双重影响
-
作者:
莘子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主要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
妇女参政
妇女运动
选举权
妇女就业
公共领域
双重影响
战争
西方妇女
-
描述: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妇女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西方妇女受惠于战争带来的正面成果,妇女参政取得突破,西方主要国家先后通过法令使妇女获得平等的选举权;妇女就业的范畴和规模都超越战前水平,引起妇女的身份和地位发生很大变化。
-
新书导读
-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文本资料
女性主义研究
研究成果
三次浪潮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主义思想
女同性恋
理论与实践
西方妇女
-
描述:
本书首先紧扣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研究和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三次浪潮,使其与西方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研究相结合,其生活与创作相结合,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后讨论伍尔夫妇女写作观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家庭天使、女性句式和雌雄同体等,并由此出发,大量运用文本资料,借鉴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从女同性恋情
-
东南亚妇女运动浅析
-
作者:
傅慧明
来源:
东南亚纵横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独立解放
社会转型期
妇女运动
国家民族
女工
西亚
妇女组织
男性中心
西方妇女
-
描述:
东南亚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于国家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之中,又在国家进入工业化的社会转型期得以发展。东南亚妇女运动比西方妇女运动晚一个多世纪,她借鉴于西方妇女运动,又具有东南亚地区的特点。东南亚妇女运动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缺乏对男性中心社会的批判 深受压迫的东南亚妇女,勇敢地投身于国家民族独立解放斗争的行列,企盼民族的独立会带来妇女的解放。
-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
-
作者:
唐汝瑾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留日女学生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国家民族
宣传工作
自身解放
辛亥革命时期
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妇女
-
描述:
辛亥革命时期,一大批渴望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先进妇女,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激荡之下,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争女权的热潮。她们把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增添了新的篇章,这时期的妇女运动主要环绕以下几方面展开活动:第一、她们开始认识到宣传工作对唤醒女界思想觉悟的重要性,办报成了他们用以批判封建纲常、
-
论女性主义和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
-
作者:
夏国美
来源:
学术季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中国妇女解放
自主意识
西方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女性自我意识
西方妇女
-
描述:
本文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和现状作了比较研究,展示了中西妇女解放运动由于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而表现的不同的特征。作者认为,西方女性主义在独立争取主权的过程中显示了较强的自主意识,而中国妇女的自主意识则在伴随男性革命家领导的全民族解放过程中相对缺乏。这神历史性的缺陷给今日变革社会中的中国妇女解放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怎样立足中国现实去面对西方女性主义,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课题。对此,本文在文化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