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虹影】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女性文学的新境界:论《饥饿的女儿》
-
作者:
杨喆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饥饿的女儿》
虹影
-
描述:
虹影的小说《饥饿的女儿》是一部自序传式的小说,但她又不同于一般女性作家的写法,女性主体隐蔽,极具个人特点
-
窥探虹影与众不同的爱情观
-
作者:
向丹丹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观
虹影
-
描述: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作家,她的个性、思想、行为都与众不同,本文从爱情观入手,分析虹影与普通人在爱情观上的差异。
-
饥饿的灵魂,觉醒的女性意识:论虹影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张慧颖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虹影
女性文学
-
描述:
虹影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作家代表之一,长期游历海外的经历使她的文学创作特立独行,富有叛逆性。本文以虹影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为例,浅析虹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独特的女性文学创作。
-
超越性别一起飞——虹影《饥饿的女儿》女性叙事的文学意义
-
作者:
李茂丽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虹影
叙事
女性
-
描述:
作品以绵延有力的叙事,不仅从自然属性层面肯定女性的阴性特质,并从社会属性层面张扬女性对自由的追求权,审视女性甚至是人类的生存困境,拓展了女性深层个性心理空间和精神世界空间,坚守并扩大了女性文学的影响。
-
论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孤独意识
-
作者:
张欣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饥饿的女儿》
虹影
孤独意识
-
描述:
虹影是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她凭借多重生命体验和独特的个性书写广受读者好评。本文从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入手,通过身份的困惑、情感的缺失、历史的困境三个方面研究来分析小说文本里的孤独意识,并试图阐释作者追寻生命本源之谜,探究人类精神归宿的时代意义。
-
超越性别一起飞
-
作者:
李茂丽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虹影
叙事
女性
-
描述:
作品以绵延有力的叙事,不仅从自然属性层面肯定女性的阴性特质,并从社会属性层面张扬女性对自由的追求权,审视女性甚至是人类的生存困境,拓展了女性深层个性心理空间和精神世界空间,坚守并扩大了女性文学的影响。
-
东西方文化邂逅下的爱情困境——关于虹影小说《英国情人》的断想
-
作者:
齐颖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虹影
爱情与困境
东西方文化
-
描述:
作为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虹影在中国当代文坛算得上是一个另类。她往往以一种超性别的姿态,运用奇绝诡秘的笔法,大胆热烈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含义丰富、内蕴深广的女性世界。在她的近作《英国情人》(原名《k》)中,虹影以充满欲望的华丽想象,叙写了一段在东西方文化邂逅下的旷世奇恋,当异族文化遭遇突如其来的古老爱情,虹影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唯美忧伤的无奈结局。
-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超性别的特点在虹影小说中的体现
-
作者:
宋敏
翟小娜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性别
虹影
女性主义
-
描述: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涌入,越来越多的女性文学作品逐渐为我们所关注。而虹影是在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作品独特另类。本文重点论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超性别这一特点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
从《饥饿的女儿》透视虹影的创作精神
-
作者:
梁莹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虹影
女性文学
<饥饿的女儿>
艺术特色
-
描述:
旅英女作家虹影的作品<饥饿的女儿>,以自传体的写法展示了食饥饿、性饥饿和心灵的饥饿,拓展了自传体的写作空间,这与她个人身处彼岸有关,也与作家的大我情怀有关.
-
水与火之舞
-
作者:
赵焱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出路
虹影
女性困境
两性和谐
-
描述:
虹影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女性的现实境遇及某种恒久的命运一直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笔者主要以其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透视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原因,探究她们在困境中采取的自赎和突围行动,揭示虹影对两性和谐的美好期许。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虹影在大陆文坛的尴尬处境,即虹影作品的畅销程度和评论界对其的关注程度不成正比。第二部分分析虹影作品中女性面临的几大生存困境,透视男权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生理创伤、心理痼疾和死亡悲剧。第三部分分析虹影“行动的女性主义”思想在人物身上的体现,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