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虚无】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世纪末的市井风情画:论苏童小说中的“市井”书写
-
作者:
郑玉蓉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市井”书写
苏童
虚无
“世纪末”情绪
“世情小说”
-
描述:
苏童小说创作中对特定年代市井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呈现,既没有表现出启蒙立场中精英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也不刻意寻求平等地对话,而是在市井风情的精心描摹中,至始至终流露出一种深重的文化没落的颓废与悲悯。因此,苏童的“市井”书写更多地带有末世“世情书”的色彩,在某种程度上与传统“世情小说”的内蕴一脉相承。传统“世情小说”对苏童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上,如苏童多取材于“常中见奇”的世俗生活之中,反映社会底层普通人的人情冷暖与悲欢离合。在表现世情男女的两性题材中,偏爱“窥视”女性,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
-
生存哲学终极观照中的川端康成:从女性观到死亡观
-
作者:
高华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死亡观
生存哲学
宇宙无意识
女性观
虚无
物哀
-
描述: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以“无言的死”,留下了“无限的话”,此后30年间,川端文学的研究家们聚焦川端的死,从多种角度和各个方面研究其中原因,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走入他的心灵世界,乃至走入他的生存哲学世界,探讨他如何看待生与死。日本特殊的文化传统背景——对女性的崇拜,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即“文化恋母情结”,暗中影响甚至支配着后世文人的思想行为和艺术创作;同时,川端康成自幼父母双亡,缺失母爱,再加上少年时期初恋的失败,形成了川端个人无意识中的“恋母情结”,所以他很早对女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