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莎士比亚四部作品中的父女关系剖析女性命运
作者: 高卫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父女关系   莎士比亚   女人  
描述: 在20世纪,文学批评步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继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和英美新批评之后,在文学批评领域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批评理论和流派,它们已经渗透到当代莎士比亚评论中。威廉·莎士比亚以其作品
比较:莎士比亚与曹禺的悲剧女性观:兼析《哈姆雷特》和《雷雨》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王咏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女性观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曹禺   《雷雨》  
描述: 《哈姆雷特》和《雷雨》都是流传不朽的名剧。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这两部戏剧中的女性人物,来揭示莎士比亚和曹禺的悲剧女性观的异同,从而加深读者对"性别悲剧"的解读。
米兰达自己讲述的故事——论玛格丽特·福勒对莎剧的挪用与改写
作者: 廖衡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挪用   玛格丽特·福勒   莎士比亚   改写   米兰达  
描述: 玛格丽特·福勒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时期最主要的作家和评论家之一,其代表作《十九世纪妇女》被定典为美国第一部主要的女权主义宣言。对福勒多种文本综合研究发现,迫于女性作家“身份焦虑”的压力,福勒在《十九世纪妇女》中多处挪用和改写了莎剧文本中的女性人物,甚至还改写了莎剧中贬低女性的语言。福勒从重写父权社会经典文本入手,以遵守和屈从父权制文学标准的方式,获得了话语权,颠覆了19世纪父权社会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定义。
关于《李尔王》中男权思想的分析
作者: 宦文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父权   阉割情节   李尔王   莎士比亚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角度来分析《李尔王》中的男权思想。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在女性人物的排列和介绍上淡化了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在对李尔王的设置上着重突出了父权的至高无上,按照惯有模式将女性武断地划分
从苔丝狄蒙娜看莎翁悲剧里的女性人文主义思想和妇女解放
作者: 胡妮妮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苔丝狄蒙娜   妇女解放   悲剧   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  
描述: 莎士比亚塑造了很多人文主义思想的妇女形象,其中苔丝狄蒙娜是莎士比亚塑造的重要人文主义妇女形象之一。苔丝狄蒙娜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在她追求爱情时才体现出来的,一旦让她面对丈夫对她的不信任时,她女性解放的思想彻底失败。于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莎士比亚悲剧女性人物的共同特点。
Female Predominance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作者: 郭亚丽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   主导地位   女性人物  
描述: Female Predominance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笔下女性人物比较:赵盼儿与鲍西娅
作者: 巫丹   肖海艳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关汉卿   《救风尘》   赵盼儿   莎士比亚   斗争   鲍西娅  
描述: 本文具体分析了关汉卿与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师笔下的女性人物代表:赵盼儿与鲍西娅。就她们之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进行了说明,并展现了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