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青春往事:陈子作品解读
作者: 邹跃进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格物致知   艺术趣味   审美效果   自然流畅   基本的   艺术语言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造型手段  
描述: 2008年以来,陈子以近似传统白描的方式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创作了一批表现年轻女孩形象的作品。与她过去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比较,这批新作从材料、手法到艺术趣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知道,在当代画坛上,陈子的工笔人物画的独特之处在于既承续了唐宋以来仕女画格物致知的严谨造型,沉着而又华美的色彩等传统,同时又以水墨的表现方法施色,在浓淡交融、墨色互渗的画面上,形成自然流畅、温润华滋的审美效果。但在这批新作上,陈子舍繁就简,用充满艺术魅力的线条,辅之以少许的浸染和涂绘,在黑白两极对比的画面上,创造了一种清新、纯净、极
司丹达尔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鲍维娜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布利斯   修道院   爱情悲剧   意大利   性格   于连   内心世界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描述: 在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描绘妇女形象的高手,如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托尔斯泰,日本的紫式部,中国的曹雪芹……,我想若将法国的司丹达尔列在其中也不为过分。这位在创作生涯中起步较晚而又去逝过早的小说家,用他善于观察的心灵和独特的艺术才华为我们塑造了几个性格容貌殊异,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读完他的作品,那些女主公的倩影:那眼神、那表情、那秀发,那声音总在你的眼前徘徊,久久不能消失,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呼之欲出的境地。
略论谢晋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陈同艺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牺牲   谢晋电影   新时期电影   新女性形象   文化心态   云山   影片   电影银幕   艺术魅力   花环  
描述: 谢晋在新时期电影的三部代表作,《天云山传奇》(1980年)、《牧马人》(1982年)、《高山下的花环》(1984年),尽管是以描绘罗群、许灵均、梁三喜和靳开来们的刚阳之美为主,但是,围绕着这些男主人公们,他所细腻刻画的冯晴岚、李秀芝、梁大娘等女性形象,依然放射着奇光异彩,具有深切感人、撼动心弦的艺术魅力。她们是在新时期电影银幕上崛起的新女性的代表人物。谢晋导演和《天云山》、《牧马人》、《花环》三部影片的原作者和编剧的创作,都历经风波,受到过“左”的思想的干扰。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曾有人指责那几位“新女
《诗经·国风》爱情诗中的女性艺术形象
作者: 张宇清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中国文学   女性艺术形象   《诗经》   爱情诗   艺术魅力   女性形象   《国风》  
描述: 《诗经》开中国文学之滥觞,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而其中《国风》部分尤为突出。爱情诗在《国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四十五首,大约占《国风》总篇目的四分之一多。这些爱情诗中的感情或率真可人,或柔情绵长,或凄美婉约,而其中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亦是纷呈多彩,各有各的况味。本文由此着手,试展现这些女性的对于爱情的态度和追求。
艺术,我的生命——记上海戏剧学院84届毕业生李志梅
作者: 李聪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业生   戏剧学   先兆流产   艺术家   南京军区   上一辈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话剧团   《雷雨》  
描述: 有的人,与他打了一辈子交道,脑海里却没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与他只有一面之交,却能记他一辈子。我不知道自己这一生会遇上几个只要见过一面就能记上一辈子的人,但我知道,上海戏剧学院84届毕业生李志梅肯定是其中一
桀骜与狂野——话剧《天苍苍野茫茫》中的李陵形象
作者: 方李珍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沧海争流》   李陵   话剧   耐人寻味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艺术魅力  
描述: 桀骜与狂野——话剧《天苍苍野茫茫》中的李陵形象
窦娥的困惑
作者: 温斌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中国戏剧史   妇女命运   中国文学史   悲剧人物   社会底层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描述: 窦娥的困惑
女性的艺术魅力
作者: 张侠生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女作家   庄子   诗经   诗学传统   艺术魅力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曹雪芹   审美理想  
描述: 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见爱美是人的天性,而且人类对美的追求源远流长,爱美早已成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将成为永恒的主题。《庄子·天下篇》云:"判天下之美"。"判美"亦即审美,审美乃是艺术的根本属性。而女性美又是与艺术结缘的,女性既是美的化身,又是艺术的化身。我国自古即有"美人芳草"的诗学传统,历代歌颂女性美的诗文多不胜数。如《诗经》中的美女是"窈窕淑女"、"静
人的确证与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谈卡门形象的审美价值
作者: 张志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拜物教   爱情悲剧   思想影响   人性泯灭   恶性膨胀   作品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小说   艺术色彩  
描述: 十九世纪法国的杰出作家梅里美的中篇力作《卡门》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十分难得的、极富独创性的作品。它以浓烈的艺术色彩、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女性形象。作品问世以来一直传诵不衰,依照小说改编的歌剧、电影、绘画、诗歌等等层出不穷,深为各国人民喜爱。不容讳言,这决定于小说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品发表于1845年,当时资本主义正在欧洲大陆迅猛发展,并取得了巩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恶性膨胀所带来的金钱拜物教吞噬着人们的心灵,整个社会人欲横流,人性泯灭,道德沦丧,金钱主宰着一切。由此带来的劳
试论托尔斯泰笔下的女性美
作者: 刘凡   来源: 日本学论坛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托尔斯泰主义   安娜·卡列尼娜   玛丝洛娃   艺术形象   女性艺术   女性审美   艺术魅力   女性形象   生活真实  
描述: 每当提起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我们的眼前便会浮现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名扬世界的文学作品;浮现出娜达莎、安娜、卡秋莎等一系列光彩动人的女性艺术形象。她们以卓越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引起了我们无限的深情。现在,就让我们沿着托尔斯泰的创作阶梯、拾级而上欣赏一下他多彩多姿的女性艺术画廊,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