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作者: 张雨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   艺术风格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西方的绘画史中又很多具有深刻影响力的画派,而拉斐尔前派就是其中的一个。它主要涉及了绘画和文学两个领域,在绘画方面,拉斐尔前派挣脱了学院派绘画的束缚,一扫之前英国画坛沉闷乏味的特点,以自己特有的绘画风格,将人们的视野带入全新的篇章。本文主要研究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该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社会现状的分析来深入解读女性形象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拉斐尔前派绘画艺术中的女性形象给当时英国绘画主义中的女性题材做了很大的丰富,为当时的画坛带来了一股清风。而工业革命的热烈开展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的产生了巨
论许鞍华的电影创作
作者: 谢丽娟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许鞍华   艺术风格   主题意蕴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是一位坚持文艺类型片创作的导演,多年来她一直用自己平实冷静的镜头反映着社会的千姿百态,用充满人文关照的情怀述说着边缘人物的平凡人生,从《疯劫》(1979)到《投奔怒海》(1982),从《女人,四十》(1994)到《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再到《桃姐》(2012),她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好影片,许鞍华现如今已经成为香港文艺电影的唯一标识,在香港影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尝试在对许鞍华的电影作品的整体关照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比较研究法探讨许鞍华对漂泊与寻根主题的阐释,并探析她的作
张欣小说创作艺术风格研究
作者: 候成梅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张欣   小说  
描述: 张欣作为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拥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被称为“最早找到文学上的当今城市感觉的人之一”。在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她的作品以灵透和深厚的思维力见长,激荡着热烈执着的爱恨情仇。她坚定走“严肃的纯文学作家”的道路,表现出对世俗的“宽容和体谅”,使人动容。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张欣倾心于描绘南方都市,作品风格多以写实为主,结构丰富、感情真挚。她偏爱描摹南方都市的“女儿国”,钟情于岭南文化,呈现以“都市”和“女人”为主要线索的斑斓故事,晕染出别样的都市情绪。她生动地将欲望都市
南朝女性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 陈小花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品   艺术风格   主题意蕴   南朝  
描述: 南朝女性作家是一个较有特色的文学群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她们以智慧的眼光审视着自身的生活状态,率真地抒写着人生体验,不时创作出令人称叹的佳作。本文以南朝女性创作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在了解南朝文学风貌、女性受教育情况及南朝重女性“才色”妇女观的基础上,一方面探讨她们文学创作的成因,另一方面细致入微地解读其现存的文学作品。南朝女性创作的赠答、代言、咏物及民歌等作品既具有女性文学的一般特征,也吟唱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女性心声。而在审美风格及文学技巧上,她们的作品又丰富拓展了女性审美意象的内涵,形成了“清丽工巧”的
见证:知识分子的苦难史:试论张贤亮和从维熙的小说
作者: 浩小龙   来源: 课外语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改生活   小说结构   “反右”运动   艺术风格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张贤亮的作品重哲理思辨,从维熙作品重道德特点入手,论述张贤亮重"缺陷美",而从维熙重人性的真善美的作品艺术风格、小说结构及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许鞍华与徐静蕾电影中女性意识表达的异同
作者: 谭舒怡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来信   女性导演   异同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艺术风格   表达   创作心理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和徐静蕾同为国内著名女性导演,本文以《女人四十》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部电影为例,主要从艺术风格、创作心理两个方面比较了两位导演电影中女性意识表达的异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