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漱石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近代意识
作者: 李志颖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漱石文学   女性形象   近代意识  
描述: 夏目漱石是与森鸥外齐名的日本近代文学作家,同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文学评论家及思想家,他的创作生涯短暂,但其作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和深刻,都是其他人所难以比拟的,漱石的头像被选为千元日币的装饰这点足可表明他在日本文史中的重要地位。漱石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他所生活的明治,大正时期正是日本社会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动时期,变动期内东西文明的冲撞与融洽促进了漱石思想的深化,另外中年时期的留学为其接触西文思想和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培养起多角度看待社会和文化的洞察力。基于思想的深刻性和所处时代的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白人女性
作者: 万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南方白人   福克纳   女性  
描述: 福克纳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南方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为一名乡土作家,他的作品植根于南方社会的土壤,反映了南方社会两个世纪的变迁。福克纳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南方女性形象,对传统文化提出质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他作品中出现的几类上层社会白人女性形象,揭示南方妇女观的变化与南方历史发展的必然联系。南方上层白人女性是“南方的珍珠”,被视为南方的象征,她们的独特命运最能代表南方社会的变迁。作为南方树立起来的偶像人物,她们与南方的命运息息相关,共同经历了种植园时期,内战时期和重建时期以及战后时期。每个时期
从莎士比亚三部剧中管窥女性角色模式
作者: 潘明辉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角色模式   莎士比亚   女性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莎士比亚剧作中女性人物在当时的角色模式。在研究莎士比亚的女性人物时, 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指出通过对剧本的比较,可甄别其刻划女性人物时合乎传统的一面和独特的一面。本文通过对比《罗密欧和朱力叶》,《奥瑟罗》,以及《威尼斯商人》中的朱力叶,黛丝德梦娜,和鲍西亚,并借用文学的女性主义批评来分析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文章从女性角色在男性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塑造开始,讨论了当时的传统思想和习俗对女性角色的影响和约束。论证了女人就其文化性别而言不是一完全的人,与男性相比,她依附于男人,毫无社会地位,其角色即
1960:《人民文学》的中短篇农村题材小说
作者: 马丽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农村小说   1960   人民文学  
描述: 本文以1960年《人民文学》的农村题材中短篇小说为基本研究对象,辅以《上海文学》、《文艺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进行分析和求证,借助1960年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中短篇小说影射现实的“即时性”,比照新时期文学对那段历史的再叙述,探讨“十七年”及“文革”期间的主流话语体系下的文学样貌及生成原因。在1960年发表的作品中,到处是丰收喜庆场景的描写。集体具有无往不胜的力量;贫农是所有奇迹的创造者,表现出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高风亮节;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一种“准女性”形象;农村干部具有英明正确的
一九六零:《人民文学》的中短篇农村题材小说
作者: 马丽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农村小说   1960   人民文学  
描述: 本文以1960年《人民文学》的农村题材中短篇小说为基本研究对象,辅以《上海文学》、《文艺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进行分析和求证,借助1960年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中短篇小说影射现实的“即时性”,比照新时期文学对那段历史的再叙述,探讨“十七年”及“文革”期间的主流话语体系下的文学样貌及生成原因。在1960年发表的作品中,到处是丰收喜庆场景的描写。集体具有无往不胜的力量;贫农是所有奇迹的创造者,表现出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高风亮节;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一种“准女性”形象;农村干部具有英明正确的
试述曹丕的诗歌创作
作者: 潘玉环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丕   自由词   诗歌创作   建安文学  
描述: 建安时代是中国诗歌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期,此间诗歌创作十分丰富,成就也是辉煌的。在建安众多优秀诗人中,曹丕是较为杰出的一个,他为建安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曹丕的诗歌题材丰富,反映的社会面广阔,善于刻画动乱时代人们内心的种种思想情感。有些学者认为曹丕诗歌创作内容较曹操狭窄,其实不然。曹丕诗歌反映了汉末魏初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他的征战题材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战乱的社会生活,表现处于动乱之中的人们的思想情怀。这些诗作或写战争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或写出征将士的艰辛和不幸,或写乱离中士人的
从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的民俗看妇女的地位
作者: 孙学棋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传奇剧   妇女   民俗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女权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从三个层次上,即家庭的,社会的和神话的层次上来分析莎士比亚传奇剧(也称晚期戏剧或悲喜剧)中妇女的一些生活侧面及其所体现出来的詹姆士一世时期妇女的地位。这些作品包括《泰尔亲王配立克里斯》(1608-09),《辛白林》(1609-10),《冬天的故事》(1610-11)和《暴风雨》(1611)。本文的分析主要围绕与妇女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展开。第一章探讨婚姻与家庭生活中的妇女。在传奇剧中,青年一代的婚姻往往起到了使上一辈的恩怨得到和解的作用。尽管这四出剧中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