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我实现】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追求自我的实现:《虹》的女性人物形象浅析
-
作者:
吕娜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新的两性关系
自我
追寻
-
描述:
的生活经历,反映了现代女性在婚姻和变革的社会中逐步成长和追寻自我实现的艰难历程。论文第一章介绍了《虹》所反映的主题:布朗文一家三代女性向往和谐的两性关系,期待灵与肉的结合,以及在此过程中女性自我独立
-
对薇拉·凯瑟的《云雀之歌》和《一个迷途的女人》的社会性别研究
-
作者:
吕东方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社会性别
意识
女性
-
描述:
捍卫父权文化的男性如何以一股强大的力量阻碍女性的自我实现。在西娅?克朗伯格的奋斗历程中,看似支持西娅的男性实际上
-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女性:从文学社会学角度研究因姆伽特·可伊恩小说《人造丝绸女孩》
-
作者:
张虹霞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爱情观
文学社会学
新女性
-
描述:
女性”。她们洒脱不羁、狂妄自我,具有事业心,热爱文化生活,穿着时髦,思想开明。与自己的母辈不同,新女性认为命运,无论是幸福的婚姻生活,丰富的文娱生活,还是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们渴望
-
《钟形罩》中埃斯特自我实现的悲剧历程
-
作者:
刘敏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钟形罩》
西尔维娅?普拉斯
-
描述:
试图以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的需要层次及自我实现理论对《钟形罩》进行解读,对导致女主人公埃斯特悲剧性的生命历程和结局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剖析,探索其深层次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假日》
-
作者:
王喆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假日》
父权社会
波特
女性主义
-
描述:
莉这一女性人物的精巧设计,波特全景展现了父权制社会中当代女性艰难的自我实现之路。《假日》蕴含了波特对自我女性身份、职业选择的真实反思,带有极强的自传色彩。
-
浅析《紫色》中的黑人女权主义
-
作者:
张思涵
来源:
科技展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妇女主义
双重压迫
觉醒
和谐
-
描述:
本文中所分析的的双重压迫,女性的挣扎和反抗,男性的转变,都是为了阐释沃克的妇女主义。沃克的妇女主义主张建立女性同盟和团结黑人男性,建立男女共处和谐的家园,这不仅丰富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内容和方法,而且还为美国妇女运动和美国妇女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点。
-
从《简·爱》管窥夏洛蒂·勃朗特的“灰姑娘情结”
-
作者:
伊小琴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自我实现
灰姑娘情结
爱情观
完美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其叙事处处彰显出19世纪女性主体性特征。小说充满着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因素。本文结合19世纪时代背景,从女性心理角度出发,以《简·爱》为例,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文学作品中的"灰姑娘情结"。
-
拜厄特《占有:一部罗曼司》中的双性同体想象
-
作者:
陆叶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A.S.拜厄特
女性谱系图
《占有》
双性同体想象
-
描述:
A.S.拜厄特是英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及文学评论家。《占有:一部罗曼司》被认为是其突破性的作品,赢得了包括1990年的布克奖在内的一系列大奖,成为畅销作品,并且在评论界广获盛誉。本篇论文旨在分析拜厄特以重写的梅卢西娜神话为全书双性同体想象的中心意象,并通过梅卢西娜形象联系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人物,从而完成了一幅女性宗谱图。并且,通过双线叙事展现了并置的维多利亚时期和英国当代的两个男主人公,及其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与女主人公的积极互动影响。两性互补和相互影响带来了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良性互动,并促进了自我
-
《彩虹》中的女性
-
作者:
张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自然本我
社会自我
-
描述:
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极大地压抑和扭曲了人性。社会动荡不安,失业工人和女权运动者组织了大量的罢工和游行,人们对与德国作战的恐惧与日俱增;举国上下对于英国的前途充满焦虑和怀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困惑。英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妇女运动达到了高潮。女权主义者们强烈要求获得和男人一样的社会政治权利,尤其是选举权。
作为一个尊重人性和自由的作家,劳伦斯憎恨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劳伦斯认为两性关系的失衡是一切社会问题的症结,因
-
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中的身份冲突
-
作者:
邱春英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占有》
父权社会
拜厄特
身份冲突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女性解放运动促使女性开始思考父权社会中与女性生活相关的问题。拜厄特小说《占有》中三位女性人物的身份冲突,也即如何给自己身份定位的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与男性的关系。这种冲突一定程度地折射出妇女在争取自己权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借助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可以透视三种冲突的内在根源。